桔子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鑿壁偷光”這個成語源自一則古老的寓言故事,並被記載於《西京雜記》之中。這則故事講述了西漢時期有個名叫匡衡的人,他家境貧寒,卻對知識充滿了渴望和追求。由於家中貧困買不起蠟燭照明以供夜晚讀書之用,聰明機智且勤奮好學的匡衡便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他悄悄地把自家與鄰居相隔的那面牆壁鑿開一個小孔,讓鄰家透過來的微弱燭光照亮自己看書。就這樣,匡衡憑藉著這種艱苦卓絕、鍥而不捨的精神堅持夜讀,最終成為了一名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大學問家。後來,人們就用“鑿壁偷光”來形容那些雖然家境貧苦但依然刻苦努力地求學之人。這個成語不僅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匡衡求知若渴的心態以及堅韌不拔的毅力,也激勵著無數後人在面對困境時勇往直前、不懈奮鬥。
《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3
後人由此提煉出成語“鑿壁偷光”。3
話說西漢時期,有一少年名曰匡衡。此子自幼便對知識充滿渴望,心心念念著能夠如同那些在學堂裡接受先生教導的孩子們一般,暢遊於書籍的海洋之中。然而,他家境貧寒至極,囊中羞澀得連一文錢都掏不出以供其踏入那神聖的學堂之門。
但匡衡並未因此而放棄心中的夢想,他常常獨自一人悄悄地躲藏在學堂之外,屏氣凝神地聆聽著從裡面傳出的朗朗讀書之聲。這份對於學習的執著與熱愛,終究還是被一位心地善良的親戚看在了眼裡,這位親戚深受觸動之餘,決定抽空教授匡衡認字識文。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憑藉著自身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親戚偶爾的悉心指導,匡衡終於擁有了自行閱讀書籍的能力。
不過,匡衡很快又面臨新的難題——他根本買不起書!要知道,在那個時代,書籍可是無比珍貴之物,唯有富貴之家方能擁有。那麼,無權無勢且身無分文的匡衡究竟該如何才能讀到夢寐以求的書籍呢?就在眾人皆以為他將就此止步之時,匡衡卻出人意料地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村子裡有個大戶人家,家裡有很多藏書。一天,他跑到那戶人家求見主人,見到後,一邊作揖,一邊急切地懇求說:“請您收留我吧, 我給您家幹活。我力氣很大,什麼活都會幹。我不要工錢,只求您能把家裡的書借給我看看。我保證不會耽誤幹活,保證不會把書弄壞一點點。”主人看到匡衡落落大方、彬彬有禮,眼睛裡充滿了渴求,一時被深深打動了,就收留了他。匡衡終於如願以償地讀到了書。4
寒來暑往,匡衡一天天長大了。他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地裡幹活,只有中午休息吃飯的工夫才能看一會兒書。晚上回到家裡,因為沒錢,點不起油燈。也不能看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用十天半個月的時間才能讀完。匡衡心裡難過極了,卻無計可施。一天晚上,匡衡從外面回家,周圍一片漆黑,只有鄰居家的窗戶透著光亮。匡衡忽然想到了一個主意,狠狠拍了自己腦袋一下,叨叨著:“以前怎麼沒想到呢!”回到家,他就在自己與鄰居家共用的那面牆上摸索來摸索去,終於找到一處牆壁有破損的地方。他找來一把小刀,沿著破損的牆壁輕輕地摳,摳不一會兒,一道弱弱的光線就從牆縫裡透射過來。匡衡興奮極了,不敢再往大摳,擔心影響到鄰居,於是,便藉著這一點點光線看起書來。光線太暗了,看一會兒,眼睛就酸困酸困的,他就稍稍休息一下,接著再看。
憑藉著如此堅韌不拔、持之以恆地努力學習的毅力,匡衡如飢似渴地博覽群書,不分晝夜地沉浸於知識的海洋之中。他對每一本書都視若珍寶,仔細研讀其中的字句篇章,用心領悟作者所傳達的思想和智慧。
隨著時間的推移,匡衡積累了淵博的學識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無論是詩詞歌賦還是經史子集,他都能夠信手拈來,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