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3/5頁)
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來被文人雅士所歌頌,只可惜短於權謀,好大喜功,生性殘暴,每攻下一座城池皆不留降卒,最後敗於劉邦。
龍天羽來到這個時代最想見到的兩個人便是劉邦和項羽,如今劉邦已經命喪劍下,但項羽至今卻全無風聲,根據史書記載,離項梁會稽起兵的日子屈指一算,為時不多矣,迫不及待地想一睹西楚霸王的風采。
張良沉思半晌,搖頭道:“老夫近幾年來,以一人之力奔走天下,欲結合眾人之力抵擋暴秦,也正因此結識了各地諸多的賢才智者、勇猛壯士,楚將項燕之後有項梁、項伯、項莊等豪傑,卻不曾聽聞過有項羽的青年,或許是老夫來去匆忙,尚未遇見此人亦不可知。天羽為何平端問起此人呢?”
龍天羽愕然吃驚,心道:“項羽少年得志,力負千斤,不可一世,乃項族支柱,岳丈見多識廣,閱人無數,怎會未曾聽聞,這於理不合,難道歷史已經改變,不會出現項羽了麼?”
張良又道:“如今天下豪傑趁機而起,各自為政,相互爭奪,唯有楚地尚未有所動靜,項族人有一勇士項伯數年前被秦軍追捕,因我從中略施小計,瞞天過海騙過秦兵救了項伯,結成至交,故此透過他引介曾見過項梁及江東子弟。
“當時項梁因罪遭櫟陽官吏追捕,就請蘄縣的獄吏曹咎寫信給櫟陽的獄吏司馬欣。透過交情瞭解,後來項梁殺人,便與項莊等族中親信在吳中逃避仇人和秦兵,暗中用兵組織部署賓客和子弟,招攬賢能計程車大夫及勇士,有一支近八千子弟的隊伍,倘若時機一到,必定有所圖謀。”
龍天羽微微點頭,想到愛妻虞姬仍在楚地壽春的郭府上,與佳人分離有半年之久,此地事情一了,便決意親自趕赴楚國故都壽春接回嬌妻。
想到虞姬的溫柔婉轉,心中思念更盛,遂向張良道:“此地了結陳勝一事後,我想暫不回彭城,南下渡烏江前去壽春接一位紅顏知己,不知岳丈對楚國之地有何感觸?”
張良嘆道:“我也正想重遊故地,順便與天羽同行,痛快暢敘一番,楚國在戰國後期,西界一直東移,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移到了長江下游,後來西秦對魏、趙、韓的蠶食,到秦王政五年,攻取魏國二十城,將這些地方建為秦的東郡以後,對東方六國威脅更大,而且離楚都陳也只有一百六十餘里,迫於形勢於秦王政六年形成了合縱的陣容,趙、楚、魏、韓、燕五國聯軍合力攻秦,由趙將龐統為帥,聯軍曾一直攻到了蕞城。
“當聯軍抵達函谷關下,西秦由一位上將軍率領奇兵反擊,各國軍隊紛紛敗退,那次也是戰國時期最後一次合縱,此後聯合抗秦的策略再也難以施展,便在這一年,楚國為了避開秦的威脅,把國都鉅陽遷到壽春。企圖退保江淮,政治中心移到了下游地區。
“當時楚國的貴族黃歇的采邑位於大海之濱的江東,楚國的東境到達徐泗皺魯一線,這裡的居民都開始自稱楚人,後來考烈王去世,國舅李圓與春申君黨派爭權,最後以李園為勝利者,誅了黃歇全族,年幼的太子悍即位,就是楚幽王,直到秦王政二十五年被西秦所滅!”
話音剛落,周勃走進軒廳,彙報城內外的軍情境況,根據曹參所報,城外陳勝的義軍已經開始調動,正向四周擴散,形成牢籠之術,而城門街道都增強了重兵把守,稱門守將有令只許進不許出城,除非有陳勝將軍的令牌才得通行。
龍天羽早料知會如此,卻也不免擔憂,眼下分秒必爭,既要逃出陳地,又要救出詩詩和整個歌伎團,使原本艱難的形勢便得更加棘手。
唯一的優勢便是陳勝正醉得不醒人世,只要他仍健在,吳廣等就不會造次,可以利用這個砝碼救出詩詩和伎團,相顧道:“周將軍負責晚上的南門和接應,務必速戰速決,在時間上更要捏拿妥當,或早或晚都會使我等全軍覆滅,一切聽我號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