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換個姿勢 (第2/2頁)
一語不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任何一樣變現的東西。
“你外公想把你和你娘接回來住,你願意來嗎?”張周問道。
“不願意,我們一家人要在一起!”
“那如果是把你姨娘和妹妹也一起帶來,你願意嗎?”
“呃……不行,爹你也要一起!”
張君思考了一下,好像覺得父親很重要,至於到底如何重要,他自己也形容不上來。
張周笑著摸摸張君的腦袋:“總算沒白疼你,我跟你外公說,要做生意,他以為是談談把你們母子倆賣了的生意,只有這樣,他才會露面,不然咱倆就只能在這裡乾等!”
“爹可別賣我們啊。”
“不會的,你爹我有的是辦法對你這個外公。”
……
……
如張周所預料的,過了盞茶的工夫,張周的老岳父蔣德鍾便出現在西廂院子內。
八字山羊鬍的小老頭,乍一看賊精明,但更像個老不正經。
“小婿見過岳父大人。”張周帶著兒子出來見禮,“大郎,快給你外公行禮。”
“見過外公。”
蔣德鐘擺著一張臭臉:“你還有臉來?老夫兒子不少,但就一個寶貝女兒,卻眼瞎選了你這麼個敗家子,現在連飯都吃不上,來找老夫借錢的吧?”
張周道:“沒有,岳父誤會了,小婿最近得知一點風聲,想來跟您一起做筆生意,管保賺錢。”
蔣德鐘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
“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你這麼不要臉的,就你還做生意?你會做生意?”蔣德鍾絲毫不給女婿面子,當即便罵。
張周也不見怪,笑道:“岳父,我聽說北邊黃河改道之後,八月裡又決口了,加上東南的風災,接下來一段時間,南京城內的柴米油鹽的價格會暴漲,你是做釀酒生意的,為何不趁機掃貨,賺上一筆呢?”
蔣德鐘不屑道:“黃河決口?夏汛都過去了,也沒聽說決口,再說東南風災關南京城什麼事?少在這裡胡說八道!”
張周還真不是胡說八道。
弘治十一年秋,黃河在改道淮河之後,的確是發生了大決口,以至於中原各地餓殍遍野,連帶南京等處米價騰貴,一個月價格漲了兩三倍,一直到十月,朝廷從湖廣、江贛等處調撥賑災糧食之後,南京的米價才恢復正常。
這次南京城內生活物資的漲價,並不是因為稀缺,而是在利空訊息帶動下,市場一波恐慌性的囤積居奇。
華夏人大概便如此,安全感不足,危機意識倒是很強烈,總喜歡幹這種事。
蔣德鍾家裡世代是做釀酒生意的,到蔣德鍾這裡,自己考上秀才,但自此之後考了幾次舉人不成,而後也就不做科舉夢,但蔣家卻把自己當成書香門第,而張周的祖父可是舉人出身,做過兩任知縣和一任通判的,張周的父親也是貢生。
“岳父,你怎麼能這麼不相信小婿呢?小婿是真沒有騙你,要不這樣,你借我五十石糧食,我兩個月之後還你,盈虧自負,你看如何?”
張周提出自己的生意經。
市價一斤普通糧食大概三四文錢,一石就是四百文出頭,五十石則是二十貫,兌換成銀子,大概是二十三兩左右,市價銅錢八百五十文能兌換一兩平色銀子。
蔣德鐘差點原地蹦起來:“你這個豎子,害我女兒從千金小姐淪落為農家之婦,我還沒跟你好好算賬呢,你上門來,我好生招待你,你居然還打我家中米糧的主意?”
“別說不給你機會,我家裡釀酒的,一人兩罈子酒,你要是能喝得過老夫,老夫就把這糧食借你,你要是喝趴了或是不敢喝,趁早滾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