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最好的時代,來了 (第1/2頁)
醒酒的肉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志東,怎麼樣?”
企鵝五虎,裡面技術最好的其實不是馬畫藤,而是張志東。
每次「光線特效」上大專案,張志東就直接坐飛機從鵬城飛過來,屬於兩邊跑的狀態。
“陳總早!”
“哎呦,你這昨天晚上又沒回去?”
“都習慣了。”張志東從電腦前起來,行軍床就靠著桌子。
這傢伙只要進入狀態,經常性的就是不回家,晚上幹到凌晨,直接在行軍床上休息一會兒,然後接著幹。
“李總,聽說這次特效的鏡頭比以往要多的多,所以我沒敢耽擱,趕緊就過來了。”
“任務確實挺重的,但該休息還是要休息,別把身體給累垮咯。”李琦拍了拍他的肩膀,“該休息要休息,只要身體好,才能做出好東西。”
“放心李總,我天生就是睡四個小時就生龍活虎的人。”
其實華夏的特效之所以落後於米國,很大的原因在於資本運作不流暢,版權問題、dVd光碟,極大地限制了電影行業的收益,許多電影都賠本,更沒有閒錢來養特效公司。
另外一個就是華夏人工成本低,技術貴,比如拍一個五百人的大場面,用群眾演員,三萬塊錢就可以搞定,用特效十萬塊錢起步。
米國則相反,人工貴,用特效十萬搞定,用人工可能要二十萬,相比而言技術更便宜。
這也是為何李琦要做特效的原因。
《魔幻手機》《寶蓮燈》練兵,《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則是真正地拉出來打一仗。
米國的特效公司特效價格高、傲慢,我們「光線特效」的技術不差、價格還低、服務還好,你不找我們,找誰?
李琦看著忙碌的眾人,“在這裡宣佈一個計劃。”
“我將拿出來《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票房的百分之一,給大家發獎金。”
“好,鼓掌!”張志東率先鼓掌。
眾人也跟著鼓掌,“謝謝李總!”
等李琦下樓了,「光線特效」的員工們深吸一口氣,進入奮戰狀態。
在他們眼裡,獎金這東西很虛無縹緲。
就算是一千萬票房,百分之一也才十萬塊錢。
2000年,一個程式設計師的工資,年薪大概是五萬塊錢。
「光線特效」就是按照這個標準招的員工。
「光線特效」如今有兩百多好員工,平均下來一個人也才五百塊錢,真沒多少錢……但人們聊勝於無。
相比而言,他們更在乎工資,所以按質按量的完成任務,才是他們最關心的。
……
2001年的內國內電影趨勢,可以剖成兩半說。
上半年寂寥沒啥水花,下半年則是鬧騰的不行。
6月份,《臥虎藏龍》喜獲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外語片,訊息一出,在兩岸三地喧囂塵上。
無數人為之喝彩,吹捧李氨為亞洲第一導演的名頭。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特效製作期間,李琦也在關注著整個電影行業的發展,雖然前世有印象,但有些細節卻無法記的那麼清晰。
除此之外,最跳脫的就是馮褲子。
“馮褲子重試賀歲電影的旗幟,拍攝賀歲電影《大腕》”
“年輕一代導演陸釧拍攝處女作《尋槍》,姜紋出演、監製……”李琦看著這新聞,忍不住一樂,“這孫子拍了二十年,怎麼越拍越回去了?”
《尋槍》這部片子其實還行,但《749》真的是一坨答辯。
除了這幾部戲,還有兩個人復出了。
田撞撞、何平。
何平“江湖刀客”風格,95年的時候,拍了一部《日光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