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頁 (第2/2頁)
東籬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真如你所說的,克明的病情能好轉的話,朕就任命馬周為平州長史。&rdo;
&ldo;一言為定?&rdo;
&ldo;一言為定!&rdo;
‐‐分‐‐割‐‐線‐‐
第二日,趙雲澤又去杜府,給杜如晦打針。
今日,杜如晦的精神狀況明顯改善,面色也紅潤了一些。而且,說話也有力氣了。聽杜構說,杜如晦早上還吃了一碗粥。前幾天,他可是隻能喝點參湯吊著的,一吃別的食物,吞嚥都困難。
抗生素的效果不錯呀!
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再打上兩針,就算不能徹底治好老杜,讓他下床應該是沒問題了。趙雲澤的自信心爆棚了。
事情的發展,也正如趙雲澤所期望的那樣。第三天,杜如晦就可以在床上坐起來,與趙雲澤聊會兒天了。
&ldo;鵬羽啊,這次多虧了你,要不然,老夫如今早已去見我的父母和叔叔了。&rdo;杜如晦對趙雲澤說道。
杜如晦所說的叔叔,是指杜淹。
杜淹曾在隋朝時官至御史中丞,隋末大亂,杜淹先投王世充,王世充覆滅後降唐。貞觀元年,被李世民任命為吏部尚書。貞觀二年病逝,追贈尚書右僕射,諡號為&ldo;襄&rdo;。從這個諡號就可以看出,朝廷對於杜淹的認可程度。
臣子諡號,一字諡號的榮譽,要高於兩字諡號。&ldo;襄&rdo;,即襄助之意。這個諡號,用在杜淹身上極為合適。
杜淹降唐後,最大的功績,莫過於舉薦人才。他一生,曾向李世民舉薦七十多人,都是能力出眾之士,有四十人,都成為了唐初的知名官員。同為貞觀名臣的褚遂良評價杜淹說,陛下任一杜淹,得七十餘人,天下稱之。
趙雲澤有時真懷疑,這個杜淹是穿越人士。識人的眼光,比他這個穿越人士還牛。
聽了杜如晦的話,趙雲澤說道:&ldo;杜大人,您千萬別這麼說。是您自己得上天庇佑,才挺過來了。小子有何功勞?&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