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敵死了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世民彷彿被魏徵的話點醒:
“這個魏徵,倒是忠心耿耿,只是太過剛直,絲毫不給朕留情面。
但他說的也不無道理,若朕就此罷手,難免讓群臣覺得朕心胸狹隘,不顧國事。
算了,不要也罷,逆子弄那點錢也不容易。”
眾臣見李世民回來,紛紛行禮。
李世民走上龍椅,坐下後說道:
“方才朕一時衝動,離席而去,實非明君之舉。
魏愛卿,你所言之事,朕已仔細思量,田畝核查確是立國之根本,不可拖延。”
魏徵這時候行禮,心裡也對李世民聽勸多了幾分好感。
“陛下聖明。”
李世民又想起,剛剛司殿太監告訴自己的。
群臣以為自己會處罰魏徵,因此都不敢說話。
這完全違背自己當初登基說的話,自己可是納諫的明君,不能當那個聽不進去的諫言的昏君。
李世民為了挽回剛剛的局面,就對魏徵說:
“魏愛卿說的言之有理,你們也要像魏愛卿一樣直言不諱,不要怕朕生氣,只要是對的,正確的,朕都會納諫。
為了表揚魏愛卿的直言納諫,魏愛卿,升魏徵為,門下省,檢校諫議大夫。”
所謂檢校,就是兼任的意思。
其實諫議大夫也是五品,魏徵本來就是御史臺,五品的臺院中丞。
但區別在於,門下省比御史臺權力大,那麼門下省的五品肯定比御史臺的五品大。
一般皇帝說檢校某某官,就是說,你現在官職不變,讓你再多一個官職。
這樣就屬於你的工資漲了,一個人兩份錢。
魏徵謝過陛下,然後就站回了自己的位置。
既然事情決定幹了,那魏徵沒話說了、
“好了,散朝吧,高明,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裴矩,魏徵,唐儉留下。”
除了七人,其餘人也都離開了顯德殿。
所謂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
這些人留下,肯定就是為了開小朝會。
李世民留下幾人,就是為了正式說出自己想打突厥,問問他們意見。
李世民這會兒也說出了,自己剛剛為什麼不在,給突厥上貢的事情上不說話的原因。
“朕以為,既然今年朝廷沒錢,乾脆就不給突厥錢了。”
李世民畢竟是皇帝,說不出口“上貢”這兩個字。
唐儉先是一怔,正準備開口,杜如晦第一個不答應。
“臣知道陛下的意思,但臣以為不妥。”
李世民只和杜如晦說過要打突厥的想法,所以杜如晦知道,李世民是覺得既然早晚開打,不如不給算了。
李世民朝著杜如晦點點頭,事宜說下去。
杜如晦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臣回去仔細的統計了大唐的兵馬,共有十八萬兵馬,兵力有點少。”
其實大唐不止這麼點兵馬,但大唐現在走的是精兵路線,想參軍就得自備鎧甲馬匹。
很多人根本沒有這麼多錢。
大唐現在的疆域也很大,十八萬分散開就不夠看了。
所以各地的都督們,手上還有自己組建的地方部隊。
這些部隊因為是都督從州里的稅抽調一部分錢養,所以比不上朝廷的正規部隊。
杜如晦並沒有把這些人算在裡面,吃大鍋飯畢竟比不上開小灶的好吃。
但李承乾覺得,十八萬還少啊?
李承乾不解的問:
“十八萬很少嗎?又不是十八萬文錢。”
杜如晦不怪李承乾這麼說,畢竟孩子小,經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