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東西密約 (第1/3頁)
月灣的莎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665年初,歐洲局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英荷戰爭進入尾聲,法國在路易十四的領導下崛起,西班牙帝國雖然衰落但仍不甘示弱,奧斯曼帝國虎視眈眈,各方勢力都在尋求在遠東的利益。
李修然和卡洛琳娜意識到,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利用歐洲各國的矛盾,為東亞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但這是一場複雜的博弈,\"卡洛琳娜警告道,\"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算盤。\"
她說得對。根據艾莎·哈桑的情報,各國的意圖各不相同:
- 英國:尋求開啟遠東市場
- 法國:試圖挑戰英國海權
- 荷蘭:保護其在東印度的利益
- 西班牙:維持傳統勢力範圍
- 葡萄牙:重返遠東貿易
李修然召集核心團隊商議對策。會議在臺灣的秘密基地舉行,出席者包括:
- 卡洛琳娜:負責歐洲事務
- 艾莎:提供情報支援
- 安娜:航海技術顧問
- 湯若望:文化交流專家
- 鄭成功:東亞海域代表
他們制定了一個精密的談判策略:分而治之,各個擊破。
首先是確定談判順序:
1. 英國:最重要的潛在盟友
2. 荷蘭:需要安撫的競爭對手
3. 法國:值得拉攏的新興力量
4. 西班牙:需要妥協的舊勢力
5. 葡萄牙:可以利用的小夥伴
卡洛琳娜深知歐洲各國的軟肋:\"英國需要市場,法國渴望威望,西班牙在意麵子,而荷蘭最關心實際利益。\"
與英國的談判首先展開。英方派來了兩位代表:
- 詹姆斯·肯特:東印度公司董事
- 威廉·配第:樞密院顧問
談判一開始就陷入僵局。肯特咄咄逼人:\"憑什麼讓我們放棄已有的特權?\"
這時,李修然打出了第一張牌:展示了一份詳細的航海圖,上面標註著數十條新航路。
\"這些都是我們發現的新航線,\"他平靜地說,\"比傳統航線更快、更安全。\"
配第的眼睛立刻亮了。作為經濟學家,他立即計算出這意味著什麼:航程縮短三分之一,意味著成本大幅降低。
但這只是開始。卡洛琳娜又丟擲了第二個籌碼:一份詳細的東亞市場調查報告。
\"這是我們花了三年時間完成的市場研究,\"她說,\"包括各地區的商品需求、價格變化、季節特點...\"
配第仔細翻看報告,神情越發嚴肅。作為經濟學的開創者之一,他清楚這份報告的價值。
然而,談判並非一帆風順。就在雙方即將達成初步協議時,一個意外發生了:荷蘭代表團提前抵達。
範·德霍斯特率領的荷蘭代表團帶來了咄咄逼人的態度:\"我們聽說你們在和英國密談?\"
這是個危險的時刻。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導致英荷兩國聯手對付他們。
李修然臨危不亂,立即改變策略:\"既然兩位都在,不如我們來談談三方合作?\"
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
1. 建立三方貿易聯盟
2. 劃分勢力範圍
3. 共享航路資訊
4. 建立聯合打擊海盜機制
這個提議讓英荷雙方都愣住了。多年的競爭對手同處一個聯盟?這似乎太理想化了。
就在氣氛陷入尷尬時,卡洛琳娜開啟了一幅巨大的東亞地圖。
\"讓我們實事求是地談,\"她指著地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