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王朝新政 (第1/4頁)
月灣的莎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南京,明宮朝堂。
朱聿鍵站在御花園的九曲橋上,望著池中游動的錦鯉,若有所思。作為南明政權的實際掌控者,他深知現在正是最關鍵的時刻。
\"陛下,\"李修然從園中小徑走來,\"清廷已經同意了和平協議。\"
\"很好,\"朱聿鍵露出欣慰的笑容,\"這樣我們就能集中精力進行內部改革了。說說你的建議吧。\"
李修然從袖中取出一份奏摺:\"這是臣擬定的《天下新政十二條》,請陛下過目。\"
朱聿鍵接過奏摺,仔細閱讀起來。他知道,這份改革方案將決定南明的未來走向。
\"先從科舉改革說起,\"李修然指著第一條,\"我建議增設實學科目,除了四書五經,還要考核算學、天文、水利等實用知識。\"
\"這會遇到很大阻力,\"朱聿鍵皺眉,\"那些老學究們恐怕不會輕易接受。\"
\"正因如此,\"李修然正色道,\"我們更要堅持。現在的世界已經變了,只有掌握實學,才能讓國家真正強大起來。\"
就在這時,幾位大臣匆匆趕來。為首的是新任首輔範景文,他是支援改革的開明派。
\"陛下,\"範景文行禮道,\"江南士紳對新政有些異議。他們擔心......\"
朱聿鍵擺擺手:\"朕知道他們擔心什麼。不就是怕打破舊秩序,影響他們的既得利益嗎?\"
\"不僅如此,\"李修然補充,\"他們更擔心新式學堂的設立會動搖科舉地位。但這正是我們要做的——讓更多有才能的人才有出路。\"
\"說說具體的學堂設定吧,\"範景文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作為開明派大臣,他一直在為教育改革奔走。
李修然展開一張詳細的規劃圖:\"我們計劃在南京、蘇州、揚州等地先設立十所新式學堂。除了傳統經史,還要開設算學、格物、醫術、工藝等課程。\"
\"師資從哪裡來?\"有大臣問道。
\"這正是我要說的,\"李修然轉向朱聿鍵,\"請陛下委派湯若望和艾儒略兩位神父協助培訓教師。同時,我們從各地推薦有實學專長的人才來授課。\"
\"異端之說!\"突然,一個尖銳的聲音響起。是禮部侍郎周明德,一個頑固的保守派。
\"周大人,\"李修然平靜地說,\"您可知道,就在我們還在爭論是否該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歐洲人已經發明瞭能看到月球表面的望遠鏡?他們的船隻可以準確預知風向,他們的火炮射程是我們的三倍......\"
\"這......\"周明德一時語塞。
朱聿鍵適時開口:\"諸位愛卿,守成或許可保一時安寧,但變革才能帶來長久興盛。朕決定,即刻頒佈新政第一條:設立實學院,廣納賢才。\"
範景文眼中閃過欣喜:\"陛下聖明!不過,除了教育,農工商各業的改革也很迫切。\"
\"正是,\"李修然取出另一份圖紙,\"這是新式水車的設計圖。用它灌溉,一個人就能完成以前十個人的工作。我建議在太湖流域先試行......\"
就在這時,一個小太監匆匆跑來:\"報!江南士紳聯名上書,反對新政!\"
大殿內氣氛驟然緊張。所有人都看向皇帝,等待他的反應。
朱聿鍵接過奏摺,掃了一眼,突然笑了:\"他們說得對,改革確實會動搖既有秩序。但如果不改,等待我們的只有衰落。\"
他轉向李修然:\"你說,該如何說服這些士紳?\"
\"與其說服,不如讓他們親眼看看,\"李修然胸有成竹地說,\"我建議邀請各地士紳代表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