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敲打 (第1/2頁)
山月怎知心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韓林、亢繼富一行自樂亭南門入,過拱真閣到興仁街時,恰遇每月逢五一次的興仁街集,各式各樣的攤位在街道兩旁擺滿,客商接踵,叫賣聲不絕於耳,豆米雜糧、鹽糖藥酒,還有一些鄉下人將新鮮的蔬菜也拿到集市上來買。
讓原本就不甚寬闊的興仁街顯得更加擁擠。
作為商人的亢繼富饒有興致地在各色攤位面前慢慢踱步,時而拿起一些貨物放在手中檢視,時而駐腳側耳傾聽買賣雙方的討價還價,不時還出聲詢問一兩句。
韓林含笑看著,反正也不急於去聚賢樓,就陪著亢繼富閒逛。
別看樂亭縣雖小,但是作為沿海的縣城各地來的物什還不少,亢繼富將手中的一把米放回米袋,又在商販不善的目光當中將掌心的米粒拍個乾淨,起身對韓林說道:“可惜了。”
韓林詫異問道:“不知亢兄何出可惜之言?”
“永平乃京東第一府,一州九縣,東入渤海,西抵京師,坐擁如此天時地利,卻至今沒能形成商幫,實屬可惜。”
韓林笑道:“尚缺人和,如今亢兄前來,便將可不就是將這一缺遺給補上了嘛。”
“守備大人謬讚了,依我看這人和之利在大人而不在我,若非大人萌興商之意,繼富怎會來樂亭一遊?”
兩人相互吹捧了一番,隨後便邁步往朝天街的聚賢樓走去。
這一頓飯其實吃的有些索然,畢竟往琉球運米的船米事以及錢莊票號的事宜早已經由下面的何歆、呂蒙子以及亢五等人制定好,亢繼富此次前來面見韓林,一方面是表明亢家的誠意,另一方面,他也是想看看韓林是否真如亢五信中所說的有那般能耐。
一番酒酣耳熱,韓林和亢繼富離席,將其餘人都留在了亭中繼續吃喝,兩人則攜手拾街而上,來到了聚賢樓的頂樓。
聚賢樓奇景栽種於盆中,山水懸掛在牆上,裝飾的極為雅緻,有一張方桌、幾把椅子留置其中,桌子上燒著一個小碳爐,旁邊擺著宜興來的紫砂壺一個、以及景德鎮燒製甜白釉壓手杯兩隻。
將頂樓這一整層包下來可不便宜,為了招待亢繼富這個“投資人”,韓林可謂是下足了血本,給足了面子。
韓林伸手將面前的窗戶推開,樂亭縣的景色也隨清風湧入,盡收眼底,近處的熙攘熱鬧的街市、遠處遙遙可見的渤海帆影點點,迥然有別卻又動靜相宜,是一片太平的春日光景。
韓林來到桌子前,伸手請亢繼富坐下,一邊為其斟茶,一邊道:“樂亭小縣,我這地主之誼略顯侷促,還請亢兄勿怪。”
亢繼富微微欠身用手扶著茶碗,笑道:“韓兄折煞我也,且不說菜餚美味,我與韓兄本就是故人,今日得見,心中甚是歡喜,便是嚼蠟也如食甘飴。”
酒過三巡以後,亢繼富也順水推舟,將稱呼從“大人”改為了“韓兄”,兩人的距離似乎了拉得更近了一些。
韓林端著茶杯,對著窗外指道:“亢兄且看,東南的那處高閣那便是魁星樓。”
亢繼富順著韓林所指的方向看去,就見一處三層的樓閣矗立在江邊,樓閣甚高,透窗坐望,根本就望不到頂,於是亢繼富來到窗邊探望。
魁星樓在樂亭縣東南角葫蘆河岸邊,高聳的樓影投入河中,隨著漣漪微微震顫。
“魁星樓高七丈五尺,與京師的祈年殿也不遑多讓,成化八年,進士李翰任縣令,主持修築磚城的同時,修建魁星閣,後成了樂亭縣的最高點。”
這樣的高樓在這種小縣城確實不常見,連韓林初見時也感覺蔚為震撼,在周遭一片平房當中,猛然乍起一座高樓,著實抓人眼球。
亢繼富點了點頭道:“也算是奇景了。”
韓林負手遠望,繼續說道:“這李翰後官至南京戶部尚書,贈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