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過路費 (第1/2頁)
執筆弄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風陵帝一心想要投降還真不是一件什麼丟臉的事情,尤其是在現在這種情況下。
現在的南域除了兩大王朝和兩大皇朝,其他王朝的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
這種時候投降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而且千靈王朝和風陵王朝可以說是其中最慘的兩個王朝了。
別人好歹是被拓蒼皇朝和其他王朝打,到了他們這裡是被拓蒼和大乾兩大皇朝混合雙打。
更別提風陵王朝的南北方門戶都已經丟失了,實際上並沒有贏的機會。
韋睿、裴行儉他們並不知道風陵帝正在因為想投降卻沒有辦法投降的事情而苦惱。
他們正在厲兵秣馬,大軍在幾日之後就要出發了。
原定於三月一日的江北道、西玄道和棲雲道三道大軍共同出征的日子就要到了。
西玄道和棲雲道主要攻打的是千陵王朝,而江北道這邊負責攻打風陵王朝。
一切是以讓兩大王朝投降為前提的。
雖然可以碾壓他們,但是韋睿、衛青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看法,那就是不能在這兩大王朝上損耗太多的兵力。
拿下千靈王朝和風陵王朝之後,還要佈防還要訓練,重新整軍,以應對來勢洶洶的拓蒼皇朝。
江北道雖然還在架橋鋪路,但是大部分已經完成,尤其是運河方面。
這都多虧了去年中旬到現在江北道軍民共同付出的努力。
尤其是後來有了李冰,滕子京,范仲淹等人的指導,修建起來更快了。
在架橋的曾汪,也在金剛和他的族人們的幫助下迅速架橋,目前大方江大橋進度已經完成了五分之一。
假以時日,大方江大橋將成為溝通江南道、江北道兩道的重要交通要道。
以後兩道的百姓想要過河,就不用擔心湍急的大方江,還有河中可能隨時冒出來的兇獸。
兩岸的通商也就不需要只靠運河了。
建設完大方江大橋之後,曾汪還要主持修建風陵江大橋。
江北道在去年的時候的時候種植了白薯,經過處理,能成為很好的軍糧。
方便攜帶,而且有飽腹感。
當然,軍糧不會只有白薯一種。江北道需要的軍糧,除了可以原地籌措。
江南道以及更南的乾北道,也可以為江北道籌措。
畢竟這場北伐並不是江北道將領個人決定的,而是在朝堂會議上決定的。
北伐風陵王朝,韋睿他們還是很有信心的,南方最強的將領武延昭已經投降了。
風陵王朝後失去了天塹風陵江,還有關隘風陵關。
想要攻打風陵王朝,已經不用渡河,直接從楓林關北上即可。
這兩日韋睿他們已經開始分批次用戰船運江北道士兵過風陵江,入風陵關。
拿走了南方門戶風陵關的好處就在這裡,大軍可以更接近前線,隨時準備出征。
而且對方基本上不可能知道是大軍是什麼時候進入風陵關的。
因為高大的城牆阻礙了他們的視線,沒有了居高臨下的優勢,
風陵王朝南方軍隊並不知道戰船是什麼時候載著士卒駛過風陵江的。
原本的風陵關有五萬守軍,這兩日每日都有五千士卒和軍糧陸續進入風陵關。
屆時,戰爭打響的時候,後方的風陵關就是屯糧基地。
軍糧將以風陵關為中心,分別調配給三路北上的大軍。
北伐三路的統領也已經選好了。
分別是李晟、李光弼和李牧。
韋睿坐鎮後方,不過他只是一個後勤調配的作用,不參與前線指揮。
這個北伐風陵王朝,韋睿想給李晟,李光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