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梁王,好大的威風啊? (第1/5頁)
煌未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吳楚之亂剛爆發的時候,長安朝堂也曾頒下一封討賊檄文。
只是在那紙檄文中,壞人只有一個吳王劉濞。
至於其餘的楚王劉戊、趙王劉遂,以及圍攻齊國的齊系諸王,都被長安朝堂描述成了‘被劉濞賊子蠱惑’,以為長安朝堂真的被晁錯奸臣當道,才不明所以舉兵的忠良。
長安朝堂倡議楚、趙以及齊系諸王:即刻幡然醒悟,停止愚蠢的作亂行為,不要繼續被劉濞蠱惑;
此外,朝堂——準確的說是天子啟還承諾:只要楚、趙,以及齊系諸王迷途知返,長安朝堂此番,便會遵循‘只誅首惡,不殺從屬’的原則。
即:赦免除吳王劉濞本人之外,每一個參與叛亂的人。
包括楚王劉戊、趙王劉遂,以及齊系舉兵的四王,乃至跟隨他們做亂的臣下、軍隊。
有那封討賊檄文打底,絕大多數人都曾預料:在吳楚敗亡之後,長安朝堂無論是出於‘家醜不可外揚’的政治影響考慮,還是儘快平定叛亂的現實因素考慮,都會沿用那封討賊檄文當中所持的立場。
但在天子啟這封字裡行間,都無時不刻透露出雷霆震怒的詔書頒下之後,幾乎全天下人的腦海中,都被那血淋淋的六個字所佔據。
——深入多殺為要!
如此殺氣騰騰的措辭,別說是關東民眾,又或是長安百姓了;
就連朝中公卿大臣,都在這場朝議結束之後的第一時間,戰戰兢兢出現在了東宮長樂。
倒不是為了告天子啟的狀,而是制度如此。
漢室獨有的東、西兩宮共治天下的二元政體,是以‘孝’來賦予東宮太后合法的統治地位。
而從體制制度上,東宮太后之所以能成為漢家第二位‘皇帝’,便是由於漢家這一項不成文的規定:公卿百官,五日一朝東宮太后。
這個不成文的規定,源自開國之時,太祖高皇帝劉邦五日一朝太上皇。
開國之君都去朝太上皇了,朝中百官貴戚自然也只能跟上;
而如今,乃至肉眼可見的未來,漢家都不大可能再出現‘太上皇’這一特殊身份的人。
所以,朝公百官們五日一朝太上皇,自然就轉變成了五日一朝太后。
——都是為了孝嘛!
都是為了尊重皇帝的親長,太上皇和太后,也沒什麼差別。
而百官五日一朝太上皇/太后,又恰好和如今漢家‘五日一舉朝議’在時間上契合。
久而久之,自然就成了公卿百官在參加完每五日舉行一次的朝議之後,出了未央宮,便順路再跑一趟長樂宮。
有了這‘先在未央宮開個會,再去長樂宮請示一下’的政治流程,漢家的二元政體政治體系,才得以具備現實意義。
——在未央宮的朝議上,天子或親自下場,或派親信開口提,來表明自己想做某件事;
而後,百官公卿各自表達看法:是否同意這件事?
若是不同意,那不同意的依據是什麼?
如果不同意的人多,且不同意的依據足夠堅挺,天子便大機率會暫時擱置此事,私下折中一個更容易讓朝堂接受的方案出來,而後再重新搬回朝議之上。
若是不同意的人少,天子則大機率會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服這些人少數服從多數。
像前兩年,天子啟頂著大半個朝堂的反對,專橫的強行推動《削藩策,實際上是很不符合漢家的政治流程,以及約定俗成的遊戲規則的。
但好在只有那麼一回,天子啟又羽翼豐滿,穩穩把控著大權,朝堂也就捏著鼻子認了。
而在未央宮的朝議結束之後,百官貴戚就會前往長樂宮,藉著‘拜會太后’的名義,你一言我一語,拐彎抹角的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