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檢查 (第1/3頁)
午夜秦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曉華的驚嚇是有原因的,他們這個縣城,曾是食管癌的高發區。解放後,受總理的委託,北京派出一支醫療隊,來他們縣城瞭解食管癌發病情況,並幫助研究治療辦法。後來歷經演變,成立了北京醫療隊食管癌專科醫院,又成立了縣腫瘤醫院,由於開展食管癌研究起步早,所以至今全國聞名,南有廣東、海南的病人,北有東北的病人來這兒看病。所以在這兩所醫院,你經常能見到說著各種方言的外地人,當地醫療水平最好的第一人民醫院,反而沒有那麼多外地人。
“有多長時間了?”曉華急切的問道。
“有半個多月了吧,一開始我以為吃的飯燙的問題,就不吃那麼燒的飯了,誰知還是覺得不舒服。”曉華的媽媽說道。
“你怎麼不早說?那咱現在去醫院檢查一下?”曉華說道。
“現在都下午三點多了,估計檢查不成什麼專案了,明天去吧!”曉華媽媽說道。
聽媽媽這麼一說,曉華想想也是,現在急也沒用。關鍵是怎麼和醫生聯絡一下,看看需要注意什麼。曉華腦子裡靈光一閃,想起她有個初中同學李明周就在縣城腫瘤醫院上班。趕緊翻了翻電話本,誰知竟沒有人家電話。不得已,只好給自己一個熟識的初中同學發微信問號碼,好在現在的通訊非常發達,一會兒功夫就得到了他的號碼。
“喂,你好!是李明周嗎,我是曉華!”曉華趕緊就給李明周打電話,把她母親的情況給李明周說了一下。
聽了曉華說的情況後,李明周說:“現在不好說什麼,明天過來醫院檢查一下再說吧,早上不要吃飯,七點半到單位找我,我給你安排檢查的事兒。”
“好的,謝謝老同學了啊!”曉華說著就掛了電話。
“媽,要不要給我爸打電話讓他回來,還有我哥!”曉華問道。
曉華的媽媽欲言又止,停了一會兒說道:“你爸剛出去打工,你嫂也一直吵吵著要給縣城買房,就先別告訴你爸和你哥了吧。咱先檢查一下,興許沒什麼事兒咱明天就回來了,要是有啥事兒,咱再給他們說吧。”
曉華想想也是,就沒再說什麼。晚上等嫂子回來,曉華對嫂子說了媽媽的情況,說明天去檢查一下,她嫂本來也要一塊兒去的,可家裡還有三個孩子,商量好讓嫂子在家看孩子,有訊息了及時和他嫂聯絡。
夜裡躺在床上,曉華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她記事兒起,就知道村裡有好幾個人因為癌症去世,最年輕的不到四十歲,是肺癌,其他四十多歲到七十歲的都有,粗略一算,這個兩千多人的村莊,這些年裡,竟然有十幾個人死於癌症。曉華想起一句話,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道牆,父母在,人生尚有來途,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才三十來歲的曉華,第一次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懼。儘管她一直在心裡安慰自己,母親還不到六十歲,肯定沒事兒。可人們碰到壞事兒時總願意往更壞處想的潛意識,讓她不自覺的就覺得母親的病不好治。她甚至在心裡暗暗祈禱:命運之神啊,你也眷顧我們一下吧,我蔡曉華一生勤奮努力,兢兢業業,在遭受多大的磨難後離了婚,就不能讓我們一家都平平安安嗎。
直到後半夜,曉華睡著了。她剛睡著,一陣刺耳的鈴聲就把她驚醒了。原來她怕睡過時間了,給自己定了六點的鬧鐘。鬧鐘一響,曉華就趕緊起來做飯,由於媽媽不能吃飯,曉華和嫂子孩子們一起吃了飯。告訴小雨帶姥姥去醫院檢查,讓她在家等著,就帶著媽媽出發了。
七點十五分,他們就到了腫瘤醫院,醫院門口賣早餐的,“水煎包子、豆腐腦、胡辣湯,”不停的喊著,“來,來,坐吧,吃點啥!”小販們熱情的招呼著顧客。三三兩兩從醫院出來的人,有的還一臉癔症,有的睡眼惺忪,隨便就坐在路邊攤吃了起來。
和李醫生約的七點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