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大不里士攻堅戰 (第1/2頁)
奧爾加大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基於奧斯曼帝國的先發制人,確實對莫臥兒帝國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早知道他剛剛才征服完巴赫曼尼,手上一堆貸款,軍隊也疲憊不堪(指補員速度慢,後備人員少),現在又要去面對滿狀態的奧斯曼帝國,該如何是好?
早知道,奧斯曼與波斯都是備戰良久,自己這邊還苦於與南方的黃牛(比奢耶那伽羅)對峙,實在難以發揮實力。
所以莫臥兒皇帝只能無奈對波斯表示你撐久一會,自己還要處理一下國家內亂。
而波斯帝國聽到這訊息人都麻了,你莫臥兒這麼多農田平原缺人力是自己沒想到的。自己人力也不多,很難同時應對兩個後備人員充足的國家。
無奈,只能繼續選擇祖宗之法了,繼續龜縮在山脈要塞,然後慢慢消磨敵國的訊息熱情。
對於波斯的這種烏龜打法,奧斯曼蘇丹也不懼,反正自己人力幾百k隨便耗,還有神秘主義能回一管人力,自己是當然不怕的。
況且還有俄羅斯計程車兵……
奧斯曼蘇丹冷笑,他早就知道波斯山地難以啃下,所以特地提前通知了俄羅斯沙皇打算使用劫掠策略。
劫掠策略,指當蘇丹軍隊下城時收繳一波戰利品後將該省份控制權轉移給俄羅斯,讓其使用遊牧能力燒地掠奪發展度,讓波斯在戰爭中不斷失去綜合國力,從而拖垮國家。
硬仗當然是耶尼切裡們去打,畢竟在山脈堡壘加成下擁有黃金時代的波斯士兵也不是可以小瞧的,後續的俄羅斯士兵就專門救火,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走。
截兵,填線,攻城,強攻這種髒活累活都交給俄羅斯去幹。
畢竟灰色人口。
就這樣慢慢填線穩步推進,一個方向在法爾斯(波斯南部),另一個方向在大不里士(波斯西北部),得益於波斯固定山脈的阻擋,使得雙方可以把軍隊集中在兩個地區進行戰略決戰。
1551年12月,波斯北部陪都大不里士終於還是重現了戰火,雙方都不想放棄這座戰略上的大城市(湖泊,山脈,要塞),對於奧斯曼而言,這是進入波斯的關鍵隘口之一,無論如何必須拿下。
300k雞毛聯軍浩浩蕩蕩進入大不里士的4級要塞進行圍城,這是一座擁有75%防禦效率的城市,即使是毛子軍隊率先發動大炮攻城也僅僅只是破壞了7%的城牆,城牆紋絲不動。(指炮轟後還剩-49%的圍城進度)
而波斯軍隊大概也有300k左右擠在這裡,等待著四處邊境的部隊集結。
1552年2月,波斯士兵集結完畢,開始分批次向大不里士進行支援。
70k的紅頭軍率先進入戰場,在之後兩天又70k的紅頭軍接入戰場,維持士氣。
得益於防守戰的骰子加成,這140k軍隊暫時沒有被直接擊潰,而是給後續部隊進場提供了寶貴的時間,在其中,波斯部隊良好的訓練提供了較高的戰損比。
ps:應書友要求,在此列下主要國家的理念組選擇:截止至14發行政剛開第四個理念組
法蘭西:探索擴張開幾發,後續掉換成了基建數量,此外另發了經濟和質量,第四髮質量沒點。
大不列顛:探索基建海軍,第四發航海沒點,後續探索換。
伊比利亞(西班牙):探索進攻經濟,第四發防守沒點,後續探索換。
葡萄牙(巴西):探索擴張基建,第四發數量沒點。探索擴張已經掉補防守和經濟。
奧地利:傭兵基建數量,第四發經濟沒點。
普魯士:進攻經濟數量,第四發未開。
瑞典:數量經濟進攻,第四發未開。
撒丁-皮埃蒙特(主角):數量基建防守,第四發開了但暫未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