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聽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商旅眾多。我朝之所以吸引外夷來我朝貿易,主要依靠茶、絲、瓷三種貨物。希望朝廷重視保護這三種貨物的製造生產方法。一旦外藩學會製茶、制絲、制瓷之法,便不會來我朝貿易。如此不但流入我朝的金銀會大幅減少,而且很多依靠販賣茶、絲、瓷的百姓也會失去生計。這些百姓失去生計,朝廷的稅收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太子妃連連點頭,她可是窮怕了的人,只有最近幾年內帑充盈,她的手頭才富裕起來。太子妃連忙問道:“儀衛副以為如何才能保護茶、絲、瓷的製作秘密?”
干城笑道:“回稟太子妃,與外夷交易的港口必須遠離茶、絲、瓷的生產地。同時要在交易港口劃定隔離區,只允許登陸的外夷商販在隔離區活動和交易。這樣可以儘量減少外夷與我朝百姓交流,能最大限度防止外夷策反我朝百姓為其作間諜。”隨後他又將進京趕考路上遭遇聞香拜聖母教教徒刺殺的事與太子妃說了一遍。太子妃與甘評聽後驚詫不已,這才意識到保護茶、絲、瓷製作秘密的重要性。
,!
干城又說道:“臣還希望朝廷能加強對欽天監、皇史宬、六部的檔案保護和管理。這些要害部門的檔案十分有助於提高外夷的治國能力。同時這些要害部門儲存了大量天文、輿圖、軍事、火器、醫藥、水利、財政等方面的資料。這些資料一旦洩露給外夷,必將給我朝帶來大患。”
其實朝廷早就知道這些要害部門的重要性,但聽干城這麼一說,太子妃更覺這些要害部門檔案的極端重要性。她現在恨不得馬上去找自己公公彙報。但她還是耐住性子,因為她越來越發現干城實在是個寶庫,知道的東西多,治理天下的法子也多。於是她繼續追問:“儀衛副還有什麼好點子,都說來給本宮聽聽。”
干城其實有點不想說了。太子妃也不給好處,要是把自己平生所學都抖落乾淨以後還靠什麼混?不過干城轉念一想,不如夾帶一點私貨,為玉州的弟兄們和晚輩謀一條出路。於是他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臣以為陛下和太子要嚴防官員家族化。”
太子妃與甘評不禁一愣,心中暗想怎麼還有這種事?
干城看達到了效果,於是說道:“東漢末年之所以動盪不安,就是因為官員家族化。例如袁紹四世三公,江東孫堅父子兄弟久掌江東軍政事宜。這些世家大族在朝廷壟斷要害部門的長官之位,在家鄉又憑藉朝廷威勢縱橫地方,最終成為一方豪強。一旦天下遭遇戰爭或災疫,他們就招兵買馬割據一方,所以才造成內亂不止,並招致外夷入侵之禍。”
甘評忍不住說道:“可是我朝實行科舉取士,能夠避免世家大族的出現。”
干城冷笑連連,說道:“科舉只能是延緩地方世家大族的產生,但並不能完全避免世家大族的出現。請問甘公公,考取功名師從何處?書從何來?參考的文章又是哪裡來的?”
甘評頓時一怔,竟然無言以對。
干城不待甘評的回答,繼續說道:“現在直隸和江東等地已經形成一些詩書望族。族中聰慧子弟可以師從其父、師從其叔父、師從其祖。家中孤本、珍本不可勝計,可供參考的文章更是不可勝計。尋常百姓家的子弟如何在科場上考得過如此詩書望族中的子弟?”
太子妃和甘評恍然大悟。東漢的世家大族是直接壟斷了朝中政事,而這些詩書望族則是壟斷了學術。然而最終結果是他們的子弟相襲把持地方事務,使得朝廷政令不通。
太子妃自然要傾全力維護夫家的皇權,打擊危害皇權的各種勢力。太子妃急忙問道:“儀衛副有何良策?”
干城拱手說道:“臣愚見,科舉取士不能完全依照成績。在科舉錄取名額中應給普通寒門學子留出一定比例,特別是邊地的寒門學子。同時也應該准許勳貴子弟參加科舉考試。如此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