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臺令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連綿起伏的山脈之中,“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即便遭遇過這次毀滅性的打擊,山寨又在春風吹拂之際,重新煥發生機,貌似還更猖獗起來,出擊的有條理,更有效率。
在山寨重新建立之初,烏孫國就進行了一次出兵攻打,想著能一舉將其剿滅。然而,這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烏孫國的軍隊踏入那片山林後,卻彷彿陷入了泥沼。山間的小路蜿蜒曲折,山寨中的匪徒們憑藉著熟悉地理優勢,四周不時有伏兵殺出。一場戰鬥下來,烏孫國的軍隊不但沒有取得勝利,反而鎩羽而歸,只能帶著滿身的傷痛和挫敗感無奈撤退。
可山賊們並未就此罷休,沒過多久,山寨又開始頻繁侵擾烏孫國邊境。他們騎著快馬,呼嘯而來,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烏孫國的百姓苦不堪言,邊境的村莊,甚至哨所兵站時常在一夜之間變得滿目瘡痍,烏孫國不得不視這座山寨為心腹大患。
烏孫國的軍隊在多次應對山賊的侵擾中,也漸漸摸清了他們的套路。當烏孫人受不了山賊們的挑釁決定採取行動,但只要烏孫國集結大規模部隊準備圍剿,山賊們就如同驚弓之鳥,瞬間星散,消失在茫茫山林之中。烏孫國的軍隊每次都是勞心費力,卻一無所獲,又不能在大宛境內久留,實在是不討好。
因為這座山寨所處之地,乃是大宛境內。在烏孫人看來,山寨就是大宛人在縱容。無奈之下,烏孫國選擇了外交抗議的方式。烏孫國派遣使者前往大宛,向大宛國王毋寡表達了他們的不滿和訴求,希望大宛國能夠管束這些山賊,還烏孫國邊境百姓一個安寧。
毋寡國王在接見烏孫使者時,臉上始終掛著淡淡的微笑,對於烏孫國的抗議,他既不明確表示會採取行動,也不予以拒絕,只是不置可否地敷衍著。然而,在他的內心深處,卻是暗自竊喜。他深知,這座山寨的存在,對於大宛國來說,或許是一張可以利用的王牌。
大宛國的大臣們敏銳地察覺到了國王的心思,或者說他們自己早就有類似的想法,於是向他進言:“陛下,這個山寨雖為烏合之眾,但他們的戰鬥力不可小覷。既然烏孫國視他們為眼中釘,我們不妨支援這些土匪,讓他們成為反烏孫的武裝力量。”“在這亂世之中,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敵人的敵人,在當下就可以暫時成為我們的朋友。”毋寡國王聽後,心中暗暗點頭,覺得此計甚妙。
如果有了大宛國的幫助,情況將更不一樣了。這座山寨的山賊們,時而兇猛異常,讓烏孫國的軍隊吃盡苦頭;時而又像鬼魅一般,消失得無影無蹤,讓烏孫國的軍隊無從下手。大宛國若能為山寨提供物資和武器,再加以適當的調教,定能給烏孫國帶來巨大的“驚喜”。
但也有大臣表示,山寨終究是烏合之眾,而且多是反抗大宛貴族和逃避稅賦而落草為寇的,並不會聽大宛朝廷的調遣,而且,打贏了幾次烏孫人,只是佔著地利的優勢,能力並不足以成大氣候。
所以這件事情最後的成敗,需要一個關鍵因素——匈奴人的態度。作為大宛的宗主國,自從與漢人在漠北決戰之後,匈奴大敗,實力大減。烏孫國的獵驕靡國王在一些事情上,也不再像以往那樣對匈奴言聽計從。但匈奴人還不想與烏孫國徹底撕破臉,畢竟只要獵驕靡還維持著烏孫國的統治,他們就還有一定的掌控力。如今,讓大宛國小小地警告一下烏孫國,或許能讓獵驕靡變得更加聽話。再說,大宛國和烏孫國這兩個附屬國打來打去,最終的利益還不是都在匈奴的掌控範圍之內。
之前匈奴人看似無意地向烏孫國透露了一個大宛將瘟疫傳染到烏孫國的謀劃,其目的就是想讓這兩個小國開始狗咬狗。等雙方打得兩敗俱傷時,自然會找匈奴人來仲裁。只要打起來就好!到那時,匈奴的地位就會大大提升,成為雙方都要求著的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