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末大茄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他是穿越者,開了天眼,知道哪些人是真的有能力,這就是他最大的優勢。
所以他有機會,而且機會很大。
然後,他便開始了“五年計劃”。
第一個五年規劃,便是揚名。
漢代以察舉制選人,便意味著你首先得有名氣,要不然人家高階官員知都不知道你,又憑什麼選你?
要知道即便名額最多的舉孝廉,一郡一年也才幾個人,還是全年齡段選人,這可比當高考的省狀元都難。
揚名的辦法,前輩們已經早給出來了,包括但不限於:經學、行孝、殺人、抗宦。
先說經學,察舉制那麼多年,世家大族之間的利益交換多如牛毛,如果他現在是楊彪的兒子,那其實躺著等被舉孝廉就行。
可惜他不是,所以這經學之路就很難走通。
行孝則是主流,但兩漢早有二十四孝之載,要博出位,主流的法子其實是最難的。
然後是殺人,沒錯,殺人也能揚名。
典韋、夏侯惇,這都是靠殺人揚名的主,為了老師殺人,為了朋友殺人,這都是被世人傳頌的。
所以這涉及到價值觀問題,東漢的價值觀便是這樣,不能用他前世的目光去看待。
不過楊明出身弘農楊氏,經學大家,那種方法也沒法走。
所以抗宦是他唯一的選擇,因為楊氏和宦官天然就站在對立面,且不像袁氏那樣有緩衝區。
於是,他便制定瞭如今的計劃,或者可以說是結合了殺人和抗宦的計劃:殺宦!
歷經兩次黨錮之禍,宦官早已權勢滔天,為首便是曹節、王甫二人。
曹節為人內斂陰毒,常居幕後,不易對付。
王甫則高居臺前,其人最為殘暴,也最為囂張跋扈。
當年二次黨錮之禍,宦官誅殺大將軍竇武,便是王甫割下竇武頭顱懸於雒陽都亭,為士人所憤。
接著便是熹平元年,王甫因五千萬錢構陷渤海王劉悝,致使渤海王族百餘人身死,引得皇族憤怒。
再就是如今,他竟使門生王翹往長安辜榷七千萬錢,致使民怨沸騰。
這一樁樁一件件,罄竹難書。
所以殺王甫,既為揚名,也是人心所向。
當然,他也不是真的和蹇碩說時那樣,單純等袁遺找上自己。
與人說話留三分,更別說是和宦官交流。
實際上他早就看中了袁遺,袁遺為長安令也是楊氏影響的結果。
他沒有張良計是真,但涉及生死之事怎麼可能不小心謀劃?
並且楊賜他們也知道計劃的一部分,只不過他們原先商定的,是要拿這些證據去面見劉宏,讓天子決斷。
而楊明知道劉宏斷然不會因為區區七千萬殺扶他的王甫,尤其是在這個時間節點,所以這就是殺宦的時機。
不過有一點是真的,楊明確實沒有十分把握劉宏是否會問詢蹇碩,也不百分百確定劉宏會聽蹇碩的建議。
劉宏的性格他只能揣度,這裡面有賭的成分。
但事實證明,他賭對了。
……
正當楊明自酒肆歸家之際,北宮之中,曹節手握一份竹簡,正匆忙前往禁中面見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