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慶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進攻。
然而阿里還有殺手鐧,他派人帶重金去伊斯坦波爾到處賄賂奧斯曼高管。最終奧斯曼蘇丹決定上承天意,下順民心,封阿里為埃及總督。自此埃及和塞爾維亞公國一樣,在實際上獲得了獨立。
然而讓阿里摘了桃子的英法是不可能,善罷甘休的。埃勒菲和巴蒂爾兩大馬穆魯克的殘餘勢力,都得到了外國勢力的支援。
埃勒菲更是法尤姆聚集了數千士兵,巴蒂爾也組織了地方武裝。在英國人的支援下埃勒菲重返埃及中心地帶。並且英國人說服蘇丹廢除阿里,任命埃勒菲為總督,每年向蘇丹納貢8000英鎊。
蘇丹對於兩面三刀的阿里同樣沒有好感,下令廢黜阿里,任命埃勒菲,並且派出了一支三千人的軍隊配合埃勒菲。此時的埃勒菲已經有7000部隊,其中600名騎兵。
阿里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戰勝英國和蘇丹聯手的,所以他假意接受蘇丹的命令。同時積極備戰,一方面讓長老會聯名上書求情。一方面玩弄權術迎回了巴蒂爾派並且告訴巴蒂爾自己是被逼迫的,埃勒菲才是他們共同的敵人。
巴蒂爾派與埃勒菲派本就不和,同時英法矛盾上升雙方互不相讓,內鬥之後實力大減。
阿里還有最後的絕招,那就是繼續行賄。可能連阿里本人都沒想到,他派去行賄的使者在伊斯坦波爾受到了熱烈歡迎,各路高官紛紛表示願意幫忙。奧斯曼官員的腐敗,遠遠超過蘇丹的想象。
大量的奧斯曼官員接受賄賂為阿里求情,甚至剋扣遠征軍的補給致使奧斯曼人兵無戰心。
阿里在國內調兵遣將準備與埃勒菲一決雌雄。可是他手下的阿爾巴尼亞軍團,早就不是當初那隻能同法國人作戰的勇猛之師了。
阿里本人醉心權術,軍隊也習慣了這種日子,缺乏訓練貪生怕死,結果就是面對埃勒菲的軍隊一觸即潰。
關鍵時刻,是胡達爾的民兵擋住了埃勒菲的進攻。埃勒菲圍困胡達爾城兩個多月都沒有將它拿下,給了阿里的軍團喘息之機。重整旗鼓的阿爾巴尼亞軍團從後方進攻埃勒菲解了胡達爾之圍。
胡達爾之戰,讓埃勒菲名譽掃地。同時阿里的計劃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在金錢的誘惑下,奧斯曼蘇丹改變了主意,決定讓阿里繼續擔任總督,但是每年要納貢三萬英鎊,並且要將他的長子送到伊斯坦布林做人質。
埃勒菲在資金耗盡之後,不得不解散自己的部隊獨自逃亡。巴蒂爾也在和埃勒菲爭鬥的過程中損失慘重,無力再與阿里爭奪埃及的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