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北伐!北伐! (第2/2頁)
寒夜吳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衣著尤其奇怪,與現在普遍的服飾不相類同,如果有一百歲老人在此的話,他或許會辨認出,這是前宋時的服飾,但又不盡相同。
他們是孔子五十六世孫、當代衍聖公孔希學與曲阜縣令孔希章。
“希章,降表你準備好了嗎?”領頭的靠孔希學突然說道。
“在這裡在這裡,公爺您看。”聞言孔希章忙不迭從袖口中取出一份裝飾華美、用鐵畫銀鉤般筆跡書寫的表章,恭敬地雙手遞上。
“好好,幹得不錯。唉,沒想到這王宣看著厲害,結果就是一個爛草包,這才幾個月,人死了不說,大半個山東也丟了,南邊的洪武皇帝直接打到了北方。這天下局勢真是風雲變幻,琢磨不透啊!”
孔希學一邊接過表章,一邊有些唏噓。
誰能想到,不過區區數月,這天下已然大變,元廷竟是危若累卵。
就在兩個月以前,這裡還是元廷的地盤,不,準確來說,是王宣的。
此時的元廷已不復統一之狀,山東有王宣、河南歸屬擴廓帖木兒,關隴則被李思齊、張思道佔據,晉地與中書省直轄又有孛羅帖木兒,互相攻伐,雖名為元廷臣子,然戰鬥之激烈卻絲毫不遜於南方,曾經疆域廣袤的大元朝,此時在關內已經只剩下大都以北的地盤了。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不過數月之間,偌大的山東已經盡數易手,在與元廷其餘幾人爭鋒之中絲毫不落下風的王宣直接兵敗身死,形式變換之快,令人眼花繚亂。
但是現在最重要的是保命,大軍壓境,可不能和這元廷一起傾覆。
識時務者為俊傑,孔希學很明白自己該怎麼做。
遠遠的,整齊的踏地聲傳來,可以看見有旌旗在天邊招展。
“來了來了。”他趕忙招呼自己身邊的人,他們整理著衣著,拍打著身上的塵土,調整好表情靜待洪武帝的軍隊出現。
明軍近了。
領頭的將軍身著一身堅實的甲冑,寒光凜冽,他騎著高頭大馬,在離眾人還有百米之時便停下了腳步。
他是徐達的部下,大都督府同知張興祖。
此時他下了馬,便快步小跑著來到眾人跟前,而孔希學二話不說,一個滑跪已是雙膝落地,雙手舉著降表,口中高呼:“大成至聖文宣王(孔子)五十六世孫孔希學,攜曲阜眾人,叩迎大明天使!”
身後孔府中人,彷彿是排練好一般,整齊劃一地大喝道:“叩迎大明天使。”
張興祖哪敢受這一禮!他側身避開,一面說著:“衍聖公請起,我主早已吩咐,衍聖公乃孔聖之後,絕不可輕慢。請您勿憂,我等過曲阜必然秋毫無犯,絕不擾衍聖公之清修。”,一面取過降表,將孔希學扶了起來。
張興祖並不知道的是,當他的手拿起那降表的一刻,天下文人之心已經易主,從此儒者不仕元。
哪怕是遠在應天的朱元璋,在得知曲阜不戰而降之後,也不由地大笑出聲:
“天下士子歸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