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修建都江堰 (第1/2頁)
文明觀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冰,這位生活在戰國時期的水利大師,因其卓越的治水才能而被人們尊崇如水神一般。其最為人稱頌的成就便是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當秦國吞併巴蜀,將其變為蜀郡之時,蜀郡沃野千里,擁有豐富的糧食產出,且坐擁岷江這條重要水道,從而成為秦國軍事行動的重要後勤保障基地。公元前280年,秦將司馬錯沿岷江順流而下進攻楚國,但在楚國的商喻地區卻因糧草補給不暢而受阻。問題在於,當時的成都作為軍需物資儲備地,軍隊所需的糧草需經過一段艱難陸路才能抵達岷江碼頭以供運輸。鑑於此困境,司馬錯設想透過改變岷江河道使其流經成都,以改善運輸條件。
公元前272年,秦昭王委任李冰擔任蜀郡太守,肩負起改道岷江的重大使命。李冰歷時三年多,深入研究岷江水文狀況,力求在確保成都安全引入岷江水源的同時,有效防止水患的發生。至公元前270年,他精心制定了詳盡的治水計劃:要成功引入岷江水至成都,首要任務是建造一個既能引水又能防洪的水利工程。
面對源自雪山、水流湍急且旱澇不定的岷江,李冰認識到選址是治水工程成功與否的關鍵。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後,他最終選定了一處位於山區和平原交界的咽喉之地,控制此處便能有效駕馭岷江水勢。
隨後,李冰組織大量民工開始了艱鉅的工程建設。然而,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棘手難題:引岷江水入成都,必須穿越一道天然屏障——玉壘山。為此,李冰決定開山闢路。在那個尚未發明火藥的時代,開山全憑人力一錘一鑿,工程極其艱難。但李冰創新性地採用燒石法,先在岩石中鑿出深槽,填滿木柴燃燒,待岩石受熱膨脹後再以冰冷江水急激冷卻,利用熱脹冷縮原理使岩石破裂,極大地提高了開山效率。經過八年的艱苦努力,終在玉壘山上鑿開了一個寬20米、高40米、長80米的豁口,形似瓶口,故名“寶瓶口”,而被鑿開的山體則被稱為“離堆”。
李冰開鑿寶瓶口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讓岷江改道流經成都,更是為了透過分流江水減輕西部江段的流量,從而避免洪水氾濫,同時也能為東部地區引入水源,緩解乾旱問題,這是整個治水策略的核心。
完成寶瓶口開鑿後,李冰繼續引領民工將岷江水引入其中。他們歷時四年,用卵石填充竹籠並藉助船隻運送至江心堆積,逐漸形成了一道分水堰,將岷江分為內外兩股水流。內江成為引向成都的河道,水流匯入寶瓶口;外江則是岷江原有的主河道。這座露出水面形似魚嘴的分水堰,也因此得名“分水魚嘴”。
在李冰的精心設計下,岷江江水透過“分水魚嘴”被巧妙地劃分為東西兩部分:東側內江較為狹窄且深度較大,而在枯水期,大部分河水自然流向底部較低的內江,確保了成都平原的充足水源,避免了乾旱災害;而在雨季或洪水期,超出“寶瓶口”負荷的多餘水量,則會自然而然地溢流至江面更寬廣的西側外江,從而有效防止了洪水對成都平原的影響。
為了進一步確保內江與外江水量的均衡及防洪效果,李冰在“分水魚嘴”與“寶瓶口”之間增設了一條名為“飛沙堰”的溢洪通道。該堰同樣採用竹籠卵石結構,堰體低於周圍地面,當內江水位過高時,多餘的水會自動漫過“飛沙堰”流向外江,起到良好的分洪作用,有力地保護了成都平原免受洪澇災害。此外,“飛沙堰”名稱的由來還因為它具有排沙功能,岷江上游攜帶的砂石在經過這裡時,會被水流形成的漩渦拋向外江,防止砂石堵塞“寶瓶口”。
經過長達十四載的努力,至公元前256年,李冰成功打造了包括“寶瓶口”、“分水魚嘴”和“飛沙堰”在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體系。不僅如此,他還創立了一套嚴謹的維護制度,比如在內江河床的“寶瓶口”附近埋設石馬作為基準,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