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高犒師智退秦軍 (第1/2頁)
文明觀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晉楚爭霸,在城濮大戰中,晉國力挫楚軍,從而確立其在中原的霸主地位。隨後,晉國屢次組織諸侯會盟,原本依附楚國的陳、蔡、鄭三國,鑑於晉國勢力日盛,亦轉而投靠晉國加入聯盟。然而鄭國卻搖擺不定,雖然與晉國有盟約在身,卻又因畏懼楚國,暗中與楚國締結了同盟。
晉文公得知此事後,決定聯合諸侯共同討伐鄭國。朝中大臣認為僅憑晉國自身的兵力足以對付鄭國,無需勞煩各路諸侯。晉文公曾與秦國約定互為軍事支援,故此只通報了秦國。秦穆公正覬覦向東擴張,收到訊息後,立即親率大軍抵達鄭國,與晉軍分別駐紮在鄭國都城的東西兩側。面對秦晉兩大強國的圍困,鄭穆公驚慌失措,迅速派遣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遊說秦軍撤兵。燭之武向秦穆公剖析,鄭作為晉的鄰國,若兩國聯手滅鄭,晉國將進一步壯大,屆時很可能威脅到秦國的西部邊境,秦國實則無法從中獲益。同時他表示,若秦鄭修好,未來秦晉交往,鄭國還能作為秦國的接待站。秦穆公細思之下,認同了他的觀點,遂與鄭國達成和解協議,並留下三位將軍率領兩千兵馬駐守鄭國北門,自己則率餘部悄然回國。
晉軍發現秦軍悄然撤離,極為不滿,但晉文公念及秦穆公昔日恩情,未下令追擊,仍繼續對鄭國都城展開猛攻。鄭國見秦軍已撤,但晉國攻勢不減,無奈之下再度派人至晉營求和。晉文公接納了鄭國的投降,並與其簽訂了盟約後,撤軍回國。秦穆公聞訊,得悉鄭國又倒向了晉國,內心頗為憤慨,但為了避免破壞與晉國的關係,最終並未再次發兵攻打鄭國。
公元前628年,鄭文公逝世,其子公子蘭繼位,即鄭穆公。同年冬天,晉文公也駕崩,其子晉襄公繼位。秦穆公感到時機成熟,欲與晉國一較高下,爭奪霸業。此時,留守鄭國的將軍杞子秘密致信秦穆公,聲稱已掌控鄭國北門,建議秦軍偷襲必勝。然而,蹇叔和百里奚兩位老臣認為長途奔襲敵國,對方必將有所警覺,難以成功,勸阻秦穆公放棄此次行動。但秦穆公決心已定,不予採納,任命百里奚之子孟明視為主將,蹇叔之子西乞術和白乙丙為副將,率領軍車400乘秘密進攻鄭國。蹇叔和百里奚預見此行必敗,且擔心兒子安危,含淚為出征將士送行。
秦軍途徑周地東進,於公元前627年二月到達距離鄭國約八十公里的滑國境內(今河南省一帶)。鄭國有位名叫弦高的商人常在各國間經商,此時他正驅趕牛群前往洛邑販賣,途中偶遇長途奔襲的秦軍。他與同伴商議認為秦軍穿行多國,顯然是企圖趁鄭國不備進行偷襲,但直接向鄭國報告已來不及,於是他一方面派人火速回國告知鄭穆公,另一方面則將牛群引至秦軍營地,冒充鄭國使臣求見秦軍主將孟明視。
秦軍原打算偷襲鄭國,如今鄭國“使臣”竟主動前來犒軍,孟明視頓感驚訝,親自接見了這位自稱使臣的人。弦高對孟明視表示,自己是受鄭國國君之託,特意帶來禮品慰問秦軍,並獻上四張熟牛皮及十二頭肥牛。
鄭國使臣遠道而來犒賞軍隊,顯然意味著鄭國已知曉秦軍意圖並已做好準備,偷襲之事已然無法實現。孟明視當機立斷,取消襲擊鄭國的計劃,率軍折返秦國。
與此同時,鄭穆公收到秦軍即將偷襲的情報後,一邊緊急部署備戰,一邊派人前往北門監視秦軍動向,發現秦軍整裝待發,已有作戰準備。鄭國大臣皇武子遂對秦軍三將下達離境命令。三位將軍意識到計劃洩露,鄭國已有戒備,自知不能再久留,於是連夜帶領部下撤離鄭國。
由於弦高的機智,鄭國得以倖免被秦國覆滅的命運,鄭穆公與百姓對其深表感激。鄭穆公意欲給予弦高高官厚祿以表彰其愛國壯舉,但弦高表示,忠誠於國家乃是天經地義,倘若接受封賞,則有損其赤誠之心,因而婉拒了所有獎勵。弦高犒師救國的故事自此傳揚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