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葉君書一邊喊著借過,一邊使著巧勁鑽進厚厚的人牆,好不容易擠到前面,就看到幾十個披麻戴孝的大人小孩哭聲震天,地上擺了兩排屍體,甚是壯觀。
負責維持秩序的,是一隊陌生的官兵,鐵戟長槍,滿面肅容。
葉君書迅速掃過一遍,哭喪的全是縣城的人,說明白布蓋著的都是衙門那些人,然而不見一個明家那群人渣,所以明二到底死沒死成?
一下子看到那麼多死人,而且對方的死還跟自己有關係,說心裡不難受是不可能的,害怕嗎?背負了這麼多條人命……
種種負面情緒他都有,獨獨沒有後悔兩字。
他不後悔,在縣衙的人選擇助紂為虐害了那麼多無辜之人之時,他不會後悔將他們也設計進去。
早先看不過眼,還有良心的人早就陸續離開衙門,留下的這些都做過孽,他們該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ldo;活該啊……&rdo;
&ldo;可不是嗎……&rdo;
&ldo;死了都死了,那個悽慘喲!&rdo;
&ldo;報應啊!&rdo;
&ldo;……&rdo;
圍觀的百姓臉上俱是解氣,顯然自去年開始縣令及其衙役就很不得人心,他們禍害了鄉裡縣裡的好哥兒,如果不是骨子裡的息事寧人態度,從小受的觀念皆是民不與官鬥,再加上身後一堆拖家帶口的,早就有人鬧反了。
葉君書大概能想得到他們的心理,一戶人家漢子哥兒兄弟都很多個,結契後還有小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沒得為了其中一個讓其他兄弟孩子陷入危險中,沒看那些反抗的都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打殘了嗎?
所以被禍害了的人家,大都是忍著悲痛,不敢吭聲。
也只有像雷叔那樣人口少的家庭,才敢豁出去。
葉君書又何嘗不是顧及家裡的孩子,才縮手縮腳不敢明著反抗?如果他孤身一人無牽無掛,早就奮起抗爭,大不了浪跡天涯去。
都是人之常情。
聽到幾乎一邊倒的聲討言論,葉君書的心理負擔才消一點,只是他最想知道的,明二那禍害到底死沒死。
不多時,一個身著玄衣的年輕漢子和穿著官服的中年漢子從衙門走出來,站在門口,那位大人上前一步,對著密密麻麻的老百姓,亮著嗓音喊一聲:&ldo;鄉親們!&rdo;
嘈雜的聲音瞬間安靜下來,說話的人繼續說道:&ldo;王志高王縣令日前帶領衙役至隔壁縣城臨江邊道剿匪,不幸罹難者眾多,朝廷特旨,凡殉職衙役,均給一筆安葬費,十兩銀子!&rdo;
聽聞,百姓們一陣譁然,&ldo;十兩銀子!&rdo;
&ldo;竟然是去剿匪才死的!臨死之前還算做了件好事……&rdo;
&ldo;……&rdo;
那人揚聲喊了幾次安靜,方一臉嚴厲地繼續道:&ldo;然,死者不追究,活人罪責難逃,王志高在無特旨特辦的情況下擅自下令出兵,管轄權責之外之事,導致多人喪命,嚴重失責,在位期間為禍鄉裡魚肉百姓……數罪併罰,功不抵過,即日起王志高革職查辦,押京候審,衙役王大勇……等十二人重打三十大板,流放三千里。&rdo;
葉君書一邊聽著,目光看向說著話的那位大人旁邊站著的那個年輕漢子,他一眼就認出來,是那天問路的人中其中一個,他們怎麼會出現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