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1/5頁)
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女孩子早早出來討生活,十七歲就做了好幾年的大掌櫃,豈是好惹!把人逼到絕路如何?那女孩子把賣了他的父祖叔三人,用迷藥迷暈後,把腦袋砍了下來,自己跑了!”五太太怒道,“納妾書上寫得明明白白那姑娘是表少爺的正經二房,此事,不找表少爺找哪個!”
“就因一個鋪子便逼得人家家破人亡!夫君與帝都大伯都是正經進士出身,家裡書香傳世。孔子都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如今做此罪孽,將來不知是要哪個子孫來償了。”說到心酸處,五太太亦不禁淚盈於眶。
五老太太指著馮太太,不可置信的問,“真有這樣沒天理良心的事?”
馮太太放聲大哭,“母親,簡哥兒也是為了家裡的生意啊!女兒就這一個倚靠,他若有個好歹,這不是要女兒的命嗎?”
五老太太流淚道,“我是白疼了你一場。”
馮太太哭得更是悲切。
第136章
哭歸哭,罵歸罵,該為馮簡走動的還是要走動。
家裡成日間亂糟糟,五太太乾脆讓朱唐休息的日子住到三舅陳三老爺家去,正好與陳三郎做個伴,省得在家不得清靜。五太爺對老妻道,“待簡哥兒之事一了,便讓他們搬出去另過吧。”他倒不是沒見過死人,也不是沒做過一兩件不能訴諸於口的事。只是趙家這事卻又不是,那丫頭能把自己父祖叔三人砍死,且逃亡在外,若死在外頭還好,萬一……
五老太太落淚道,“我思量著,給那家送些銀子去可好?”
五太爺沒說什麼。
朱趙兩家扯皮,一家說花轎未過門,一家說過了納妾書,無非就是各自使力罷了。
趙家是軍戶家族,朱家卻是大族人家。
只是,這事趙老太太早提前去跟朱老太太說明了來龍去脈,朱老太太這等見多識廣的人都不禁唏噓,“好個心狠手辣的丫頭!”
之後嚴令六房插手此事,朱老太太將話與朱六老爺說的明白,“不是咱家就怕事。也不是沒見過逼死人命的事,此事與別事不同。叔父祖三人皆被這丫頭宰了,這丫頭也算個人物了!這等人物,死在外頭是天收了她!倘若九死一生活了回來,尋常人惹她不起。如今伸手容易,怕日後為子孫招禍。”
朱六老爺顯然也是聽說此事了,嘆,“為著不大點事,真是……”
朱老太太道,“這世上,為一個饅頭殺人的都大有人在。”只不過,為一個饅頭殺人的不過是莽夫,莽夫無甚可懼之處。最可怕的是小梨花這種人,聰明,狠心,打破了世俗的約束力,這種人能幹出什麼事來,常人絕對想像不到。小五房這次真是做得過了。
其實,如這種事,倒不一定看真理,往往是看哪家的關係廣、靠山硬,哪家就佔據優勢道理。
這次情形卻與以往不同,知府大人倒想糊弄過去,無奈邊城還有個鐵面御史鄭巖。初聽聞這等駭人聽聞之事,鄭巖便去知府衙門了一趟,痛斥邊城民風野蠻,其人不識教化!
鄭巖是個茅坑裡的石頭,不過七品小官,一張大嘴噴四方,江南的兄弟姐妹們忍不了他才將他一腳踹來大西北。自從鄭巖到了邊城,知府大人忍他不知忍得多辛苦。偏生前些天鄭巖因為楚家上書之事得了陛下的誇讚,且這臭石頭帝都裡還有知己同年相幫,知府大人等閒也不好弄死他。只得集中精力審這件案子,又下大力氣緝捕小梨花兒。
其實審案子不收禮倒沒什麼,知府大人不見得就缺那仨瓜倆棗,知府大人鬱悶的是,若轄下發生此等駭人聽聞案件,其吏戶考核必然會受極大的影響。尤其是有鄭巖在,他也不好隨便弄個人來搪塞。抓不到兇手,便更是無能加一等。知府大人已經可以預料自己仕途是何等悲涼了。
尋了許久也未尋到小梨花兒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