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腳下。可我並無所見。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馬鬃山鎮,就在幾公里之外。這時,遠遠望去城鎮如同沉沉睡著。馬鬃山是牧區小鎮,但它的好客,它的整潔,它的沉靜,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在馬鬃山鎮,你很容易融入當地生活。實際是除了你自己,沒有人把你當作外人。路邊的風力、陽光互補的發電站,為整個鎮子提供著潔淨的能源,風能與太陽能是大自然對馬鬃山的慷慨賜予,從不或缺。一個個高大的電桿挺立在大風中,一具具急速旋轉的螺旋槳,成了馬鬃山鎮的標誌。四野寂靜無聲,總彷彿有人在急於和我對話,可我們並不在相同的波長。但我們一定能找到溝通的途徑。總彷彿有人隨時跟隨著我,可他卻分散了我的注意力,擾亂了我的足跡。
遙望著急速旋轉的螺旋槳,彷彿一切往事都攪合成一團。但望著望著,一切又清晰起來,如同陰霾被陽光碟機散。
敦煌天傑(2)
我突然記起,&ldo;敦煌天傑&rdo;這一組字跡,是朝向西北的。在太陽升起來的時刻,它立即灑滿陽光。它如果確實存在,應該在碉堡山的東南方那片與附近大地相比略呈黃色的緩坡上。一個奇異的想法同時萌生在我腦海:1924年,蒙古國的特工在刺殺了黑喇嘛之後,最初就是將其身首異處的屍體揚棄在那一片荒灘上的。實際上,碉堡山的所有的建築群,都是盡力屏護著那個地方。我踉踉蹌蹌下了山,快步向東南那片黃色緩坡走去。越接近那兒,我的步子越慢。我&ldo;找到&rdo;了那幾個大字。從高向低望去,特別是處在從高向低處運動之中,那靜靜躺在大地上的&ldo;敦煌天傑&rdo;,彷彿慢慢迎面站立了起來,真的成了基於山體的豐碑。
在我招呼下,同行的娜仁娜、呂佔福、楊東、薛利民,先後來到這裡。娜仁娜是肅北馬鬃山鎮的副鎮長,在馬鬃山鎮工作了20年。2003年我初次來馬鬃山鎮,就是她陪同我們到到&ldo;碉堡山&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