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八爺試飛 (第2/3頁)
莫問大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盟軍那邊,大概是170萬噸左右。
區別就是盟軍航母更多,鬼子這邊巨型戰列艦更多,足有6艘,盟軍那兒參戰的只有衣阿華號和新澤西號,威斯康辛號剛剛完成海試還沒正式服役,密蘇里號則是要到6月份才能服役。
這就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海軍大決戰,什麼日德蘭海戰,弱爆了!
就看艦島內,小澤治三郎雖然淡然,但是還是能看出一絲興奮的表情,就知道他此刻熱血沸騰。
作為軍官,這輩子能指揮這樣一場大戰,值了!
正當小澤治三郎躊躇滿志的時候,邊上一位參謀報告道:“吼古希媽死,電探兵偵測到大量空中訊號!”
小澤治三郎當即意識到那是美軍主力航母編隊的飛機,肯定是要去增援那4艘被攻擊的航母,並且殲滅慄田手裡的航母編隊。
就見他猛地轉身:“什麼位置?”
參謀拉過航海圖,大致確認了一下後,手指指向他們第二聯合艦隊所在的正東偏南約400公里處的位置。
小澤頓時露出了笑容:“這個位置沒錯了,米軍的主力艦隊,應該就是從珍珠港那邊出發的!”
。。。。。。
畫面一轉,來到瀋陽這邊,第一軍工集團飛機制造廠試飛場地。
昨天下午,一軍工這邊打電話到指揮部,說是殲-4要試飛了,問徐巖要不要過去看看。
那徐巖當然要看,這款殲-4可是他給畫的草圖,於是就一大早從長春搭飛機飆到了瀋陽。
再看試飛場地內,一架外形完全迥異於當前世界主流的飛機,帶著刺耳的發動機轟鳴聲緩緩開上跑道。
目前挺進軍已裝備的自產飛機,空軍有殲-1、轟-1、轟-2、運-1。
殲-1就是p51的渦槳版,轟炸機則是b17、b29的渦槳版,運-1麼就是c47的渦槳版。
海航目前就兩款,即殲-3(F4U海盜渦槳版)、強-1h(天襲者艦載版)。
陸航嘛,就是強-1,直-2、直-3,運-2(c47開後門放空降兵版)。
這些飛機的原型機,好多都挺優秀的,換個渦槳發動機,效能就噌噌暴漲。
所以徐巖也擔心倆軍工集團不思進取地吃老本,平時就經常督促兩個軍工集團,說技術這東西,不進步就等於退步,所以他們也一直在努力地吸收成熟經驗,並自己搞研發。
風洞當然有,5倍音速的都建起來了。
話說風洞這個東西,也分等級,低速、亞音速、跨超音速、超音速、高超音速,不同的速度階段,他的風洞要求就不一樣,亞音速之前,真就是一臺大風扇在那裡吹。
但是到了超音速,就要用到空氣壓縮技術了,再到高超音速,那傢伙就不是靠吹,是靠炸。
沒錯,就是用氫、氦混合氣體爆燃產生的激波來極致地壓縮空氣,與其說是風洞,不如說它是一門空氣炮。
至於說超音速的風洞,徐巖這邊有資料,47年的時候鷹醬那邊的5位科學家,就開發出了一款2.75馬赫的超音速風洞,其中一位就是我們家的空氣動力學大神。
所以低倍數的超音速風洞對於東北科研所而言不難,難的就是高超音速的風洞。
為了這個高超音速風洞,糸川英夫的頭髮都撓掉不少,到現在都沒弄成,天罰-4型彈道導彈的8馬赫氣動模型,也只是靠計算機算的。
他那邊徐巖就愛莫能助了,怕是隻有大神們回來才能幫他。
而徐巖貢獻的那個超音速風洞,也很快有了成果,就是原本的一軍工研發的殲-2戰鬥機。
但是那玩意兒是機頭進氣,有點類似米格15,徐巖表示醜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