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堯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關屈原史事〕屈原力諫,不可輕信秦之謊言,懷王不聽,命其不得參與朝政。
〔屈原作品〕《九章?惜誦》作於本年。
任國瑞案:《惜誦》一篇,大多認為作於懷王朝初讒見蔬之後。王夫之定為遷謫江南後。郭沫若定在頃襄王六、七年以後。蔣驥定在讒人交構、楚王造怒之際,即本年。夏大霖、遊國恩、林雲銘定為懷王十七年。陸侃如定在懷王二十四年。
二十八歲:
〔歷史紀年〕公元前312年,周赧王三年,楚懷王十七年。
〔有關史事〕楚屈??攻秦,秦大敗之於丹陽(今豫西丹水之北),俘屈??等將領七十餘人,取楚之漢中。楚悉發兵反擊,在藍田(今湖北鍾祥西北)大敗。韓、魏襲楚至鄧(今襄樊北),楚兵懼,自秦歸。韓宣王死,在位二十一年。子襄王倉立。孟軻約於本年離齊。孟軻主&ldo;性善&rdo;,勸齊宣王行仁政,勸滕文公行&ldo;井田&rdo;,均以迂闊難行,不受採納。
〔有關屈原史事〕懷王復起用屈原以使於齊,齊楚復交。
〔屈原作品〕《九歌》約整合於本年夏天;一說整合於流浪漢北時。
任國瑞案:《九歌》之名,古亦有之。王逸認為:&ldo;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rdo;1王逸以後向無異詞,但王逸將《九歌》說成是放逐江南時的作品,卻遭到了漢代另一位著名學者谷永的反對。谷永說:&ldo;楚懷王隆祀祭,事鬼神,欲以獲福,助卻秦師,而兵挫地削,身辱國危,則原之《九歌》蓋為作焉。&rdo;&ldo;卻秦師&rdo;,事在本年。
--------
1引自《楚辭章句?九歌序》。
二十九歲:
〔歷史紀年〕公元前311年,周赧王四年,楚懷王十八年。
〔有關史事〕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取楚召陵(今河郾城東)。惠文王願分漢中之半給楚,與楚結盟。楚懷王願得張儀,不願得地。儀赴楚,因厚賂靳尚,並得懷王寵姬鄭袖進言,得釋歸。秦惠文王死,在位共二十七年。子武王盪立。
〔有關屈原史事〕屈原使齊,顧反,張儀已去,諫懷王曰:&ldo;何不殺張儀?&rdo;懷王悔,追張儀弗及。
三十歲:
〔歷史紀年〕公元前310年,周赧王五年,楚懷王十九年。
〔有關史事〕秦武王元年。張儀素為武王所不滿,離秦赴魏。
〔有關屈原史事〕屈原仍事懷王為三閭大夫。懷王悟為張儀所欺,起用屈原為齊使,蓋一時權宜之計,故使齊返而仍被疏。
三十一歲:
〔歷史紀年〕公元前309年,周赧王六年,楚懷王二十年。
〔有關史事〕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以樗裡疾、甘茂為左右丞相。齊宣王欲為縱長,惡楚之與秦合,遣使遺楚王書,懷王猶豫不決,昭睢力諫,遂不合秦而合齊以善韓。
〔有關屈原史事〕屈原不能參與朝政,極可能透過昭睢等大臣敦懷王合齊。
三十二歲:
〔歷史紀年〕公元前308年,周赧王七年,楚懷王二十一年。
〔有關史事〕秦武王三年,甘茂取韓宜陽(今河南宜陽西)。
〔有關屈原史事〕居郢都,設壇教學。
三十三歲:
〔歷史紀年〕公元前307年,周赧王八年,楚懷王二十二年。
〔有關史事〕秦武王四年,攻韓,渡河,取北岸的武遂(今山西垣曲東南)。武王好勇,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折足死。異母弟昭王(昭襄王)稷立。昭王母楚人,號宣太后。以太后弟魏冉為將軍。將軍為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