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減死罪一等(一) (第1/2頁)
溫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小黃門左豐帶著數十人,一路快馬加鞭出了洛陽,趕到盧植軍中。
見天使來到,盧植諸將皆齊聚大帳,聽候旨意。
左豐將之前皇帝劉宏所說的話一字不落地轉達給諸位將領。
將領們聽了也都面露喜色,紛紛表示會盡心作戰,不敢有懈怠之心。
只是等眾將散去,只餘盧植和左豐二人時,左豐卻朝他伸出手來。
“天使這是何意?”
“盧尚書在尚書檯也不是一日兩日了,難道不知道這歷來的規矩?”
盧植皺緊了眉頭。
他當然知道這宮廷之中歷來的規矩,無非就是孝敬罷了。
宦官作為閹人,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又因為東漢光武帝立國之初,便解除了侍中和黃門侍郎,常侍禁省內宮的職務,改為中常侍和小黃門常留宮省之中,並且新定了一條祖宗之法,宮闈宦者全數由閹人擔任,隔絕內外。
《後漢書·宦者列傳》,曰:“漢興,仍襲秦制,置中常侍官。然亦引用士人,以參其選,皆銀璫左貂,給事殿省。”
“中興之初,宦官悉用閹人,不復雜調他士。”
漢興,指的就是劉邦興漢,中興,指的是光武中興。
光武帝還另外抬高,在宮內的尚書檯之作用,即所謂“雖置三公,事歸臺閣”。
尚書令和尚書成為另一種意義上的,由皇帝本人直接控制的相閣部門,對國家政策的頒佈起草和商議,包括各地州縣官員的任命都要經過尚書檯。
因此尚書檯以及對應的少府等,皇帝直接控制,或者向皇帝直接負責的部門,就形成了一個新的體系。
亦稱內朝,省中,禁中,宮中,府中。
而三公及外面的州郡諸長官,則成了外朝,省外,禁外,宮外,府外。
這麼一來,宦官則是連結皇帝和尚書檯與其他機構之間的通道,尚書檯的文書可跳過三公,直接發往全國各地,如此就可以防止王莽之類的,三公級別的大權臣,篡位。
光武帝的想法很好,但血脈延續至此,當今皇帝已經是第十二位皇帝了,宦官的權力不斷加大,已經壓過了尚書和尚書檯,也可以說操控著尚書檯。
宦官們有了權,卻還是被士人被皇帝當做家奴使喚,為人所不敬。
左豐就是這樣一個自覺不孝又不為人所敬之人。
所謂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我缺什麼,下面就得給我送上來。
宦官們缺孝敬,所以就有了這獻孝敬的規矩。
“盧尚書,您還磨蹭什麼呢?我可是知道,你一戰下曲梁,黃巾賊寇匆忙撤退,留下了大量的金銀財寶。”
“這錢您又不缺,反倒是糧食,您現在就是舉著火把也找不到幾個人能賣給您大批的糧食,反倒是要我和宮內的同僚們拼死拼活到下面去收糧,您這點辛苦錢都不願意給?就算您不念著我們奴婢的辛苦,車馬費總要交些出來吧,這錢留著難道還能下崽不成?”
左豐邊說著,邊在營帳裡繞起圈子來,等著盧植掏錢。
他端起桌案上為自己準備的茶水,喝了一口,無半點滋味,轉眼一看,就是清水一碗,連些碎葉也不曾放。
又細細看了看帳中佈置,倶為簡陋,不過一案一床,一劍一甲,一燈一書卷而已。
盧植性雖剛烈,但他並不蠢笨,知曉自己這時候不能擰著來,否則自己獨自在外,如何能抵得住京中的悠悠眾口。
於是回應道:“曲梁府庫我已封存,未曾擅動半分,何來的金銀財寶?若公非要孝敬,回京後,家中還有些許薄財,可令吾長子取些與公。”
盧植說著便取出紙筆,要寫一封家書。
左豐見了滿是欣喜,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