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硬脖子的汝南太守 (第2/2頁)
溫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家。
楊賜老邁,不能常常進宮,所以就推薦了本家的楊琦作為侍中,就住在尚書檯附近,隨時解答皇帝的相關疑問。
當然,更多的時候,楊琦這個侍中,只是楊賜和皇帝兩個師徒之間的傳話筒。
皇帝真正關注楊琦的時候,是在熹平石碑落成以後,非常難得地,那一天沒有收到一封勸諫的奏章,不僅沒有說他不好的,還一堆歌功頌德的。
整個朝堂一片吉祥。
於是他就有些膨脹了,自認做出了一些功績,在尚書檯的一座偏殿裡頭,從容問他,“朕何如桓帝?”
意思就是,你們老說我哪裡哪裡不好,現在看看,我立的這塊石碑,意義多麼的重大,是多麼的深謀遠慮,比上任桓帝乾的好吧!
快來誇誇我!
客觀來講,建立熹平石碑的確是漢靈帝一生中做出的最為正確,甚至可以稱得上是英明的決定,是開創性的決定。
從熹平石碑開始,才開創了後面歷朝歷代刻經於石,向全天下人公開經文範本,訂誤證偽,平息各家學派紛爭,確保選拔制度公正嚴肅的標準操作。
流傳到後世,僅剩的幾塊殘碑依舊是國寶級的文物。
但楊琦卻是個異類,也可以說是情商極低,別人都在誇,他就不誇,只說了一句“陛下之於桓帝,亦猶虞舜比德唐堯。”
文化人罵人都不帶髒字,儒家學問中,堯舜禹通常是並列,但細分下來,堯是最高階的聖王,舜就差了一些,後面的禹更差。
孔子對堯是“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對舜和禹是“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不翻譯,光看頌詞的長度就知道差別。
而太史公司馬遷給兩者的評價是:堯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舜帝,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仁為心,德為行,儒家的最高階別是仁,其次是德,最後是禮。
那現在劉宏跟桓帝比,就跟舜帝和堯帝比德行一樣,一方面是說他劉宏在這方面確實有功績,但怎麼比還是要比桓帝差一籌。
桓帝本身就不被認為是啥好皇帝,他劉宏明顯更差。
簡而言之,劉宏跟垃圾比,比垃圾還不如,簡直就是垃圾中的垃圾。
劉宏哪裡能聽不出來楊琦在罵自己,回嘴說:“卿強項,真楊震子孫,死後必復致大鳥矣。”
劉宏也是表面誇獎,表面說你脖子真硬,不愧是楊震的子孫啊,等你死了也會有大鳥過來給你哀鳴的。
實際上,楊震咋死的呢,喝鴆酒自殺的,他這話意思就是,叫楊琦趕緊學自己祖先,喝毒酒自殺,快點去死,等死了以後,朕再獎賞你。
就差叫人把毒酒端過來,叫他當場自盡了。
按正常的發展,楊琦接下來就該主動開口向皇帝要毒酒,表示壯烈忠直,不負家風,甚至還可以學伍子胥發一篇懸頭高論。
接著皇帝劉宏就可以給自己臺階下,也給楊賜一個面子,賞他一個不殺之恩,顯示自己的仁德寬恕。
但楊琦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情商太低,就尬尬地站在下面,面不改色,啥話也不說,就給了他一個冷冷的眼神,這可是陛下你自己先問我的,臣只是實話實說而已。
甚至在長時間的沉寂之中,腦袋還探向左右深處。
毒酒呢?怎麼還不上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