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畫地為牢(一) (第1/2頁)
溫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角這邊聽到對面漢軍突然爆發出來的“萬勝”之聲,心中頓感不妙。
他在起事之前,就曾經遍歷河北之地,對於這些胡騎部落的分佈也有相當的瞭解。
鮮卑胡騎早已經擺明車馬要做第二個匈奴,不管是官軍還是黃巾,都照殺不誤。
南匈奴和烏桓,則是一邊利用漢朝以胡制胡,以胡戍邊的邊疆國策,不斷要求物資上的支援,一邊又偷偷養精蓄銳試圖脫離漢朝掌控。
假如說是南匈奴和烏桓騎兵,也並不一定會鐵了心站在官軍一邊,有聰明的應該會知道,這時候,作壁上觀才是最符合胡人利益的選擇。
張角抬頭看向了對面車架上的盧植,漢軍的中軍大旗已經逐漸往前線押上來,側邊的軍陣也絲毫沒有防備騎兵衝擊的架勢。
“盧子幹,你到底有什麼把握,覺得胡騎一定會幫你們的?”
“你到底是在虛張聲勢,還是想給胡騎一個理由參戰?”
張角緊緊握住車架欄杆,他確定不了對面的戰略。
盧植眼神堅定地望向前方,自己有絕對的把握嗎?沒有!
臨戰之際,誰也沒有絕對的把握。
兩軍相殺,除了看得見的兵甲糧草,最重要的就是軍心。
軍心即人心,而人心千變萬化,誰人敢言盡在掌握!
何況來的還是胡騎,非我族類,其心如何?
叛我?揹我?棄我?
還是助我?臣我?服我?
有太多太多的可能了,盧植只能做自己能做的,盡力做到最好。
“壓上去!全部壓上去!”
“友軍在側!無需顧忌!”
“全軍奮進!”
“大丈夫盡忠報國,功成名就,就在此時!”
“高官厚祿,寶馬香車,盡歸凱旋之士!”
戰鼓越發激昂澎湃,號角嗚聲越發悲壯。
盧植聲嘶力竭地吶喊:“蒼天悠悠!烈陽灼灼!漢軍何在?”
漢軍激動相應:“在!”
“大風起兮!”
“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
“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
“守四方!”
······
此刻理想與現實重疊,漢軍不僅是為了皇帝承諾過的高爵厚賞,雲飛揚,歸故鄉,守四方,也是為了實現我大丈夫之志也!
盧植拼盡了全力,甚至讓中軍大旗進到了一箭之地的範圍內,即敵軍弓弩手的有效射程之內。
這是個非常危險的舉動,主帥隨時有可能被射殺。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但君子亦當捐軀赴國難,休慼與共!
我做到了我所有能做的,甚至將漢軍的邊緣側翼全部暴露出來,連我這個主帥也親自押上前線,與將士同進退。
接下來,就看你的了!
護烏桓校尉,宗員!
你能控制的住這些胡騎嗎?說服這些胡騎幫助我大漢嗎?
孫子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
不管是鄴城還是現在的曲梁,盧植都沒有采取正面攻城的策略。
一方面是不想手下士卒損傷過大,一方面也確實是有更好的辦法。
出洛陽之前,皇帝就問過他的意見,南匈奴和烏桓騎兵,誰更適合協助平亂。
他仔細權衡了過去歷史上的關係,選擇了烏桓。
因為烏桓從來沒有真正壯大過。
同樣的賞賜,在南匈奴單于心中可能激不起波瀾,甚至覺得是在侮辱,但對世代受到匈奴壓迫的烏桓來說,更能感受到大漢的威嚴和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