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杏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爹啊,現在書院多了這麼多學子,五禽戲就有點不適合作為群體運動了,不如,每兩日安排一次蹴鞠如何?”杜沅在書房和杜辰提議
“好啊姐,蹴踘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想想就讓人心馳神往!”杜衡第一個應和
“爹,您放心,不會玩物喪志的。身體才是本錢嘛!晨跑只是鍛鍊身體,有無趣味。同窗們又都是少年人,那裡只能一味壓抑天性,也要適當放鬆,增加些趣味活動嘛!這是勞逸結合,合理安排學習時間,還能事半功倍哦!您真不試試?”
看著杜沅氣定神閒,似乎杜辰不答應,她能有一肚子的理由等著說似的
“嗯,這蹴鞠何人來教?你爹我可不善此道”他含笑回道
“哦!遠山寺的大師傅呀!蘇軾說,他們來時在廟裡借宿,那裡的武僧每日練功,蹴鞠樣樣不錯,出家人慈悲為懷,想來,也會願意的,我們再捐些香火錢,嗯,就這麼辦”
‘咳!咳咳~你啊你,真不知道該說你是俗氣還是出世了”聽著杜沅把賄賂說得這麼清新脫俗,也是覺得好笑
“西遊記裡頭還說了呢,取經是要付人事的,菩薩也不外如是,都在俗世自然要有俗世的規矩”
“西遊記?我也不曾看過,拿與我瞧瞧”
!!!!
西遊記是吳承恩?嘖,糟了,這大哥是明朝的吧???讓你得瑟
杜沅心裡暗惱
“啊,閒書,看過就丟開手了,您知道的,我可不信神佛,不拜道君的,天地萬物自有道理,我更信它本身”堅定的唯物主義!
“爹,那您去寺裡找大師傅噢,我這心有掛礙的,就不去廟裡轉悠了”
入冬了,天冷風寒的,許老闆帶回來的種子也沒法栽種,杜沅就忙忙活著鬆土漚肥養著,把土地收整一遍,來年再翻一遍,為菜蔬的種植,做足了準備
抽空去過兩次書局,觀摩過畢景造字,用膠泥制字,一個字為一個印,用火燒硬就成為陶質字塊。排版時先預備一塊鐵板,鐵板上放鬆香、蠟、紙灰等混合物,鐵板四周圍起一個鐵框,在鐵框內擺滿要印的字印,然後用火烘烤,將混合物熔化,與活字塊結為一體,趁熱用平板在活字上壓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進行印刷。
杜辰也一同來過一次,去信給好友的時候,便細緻地描述了這造字手法,還感嘆
“用這種方法,印二、三本看不到不同,如果印得多了,幾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為了高效率運作,常用兩塊鐵板,一塊印刷,一塊排字。印完一塊,另一塊又排好了,這樣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製成20多個字,以備一版內有重複時使用。沒有準備的生僻字,則臨時刻出,用草木火馬上燒成。從印板上拆下來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內,外面貼上按韻分類的標籤,以備檢索。當真便捷!有次技藝,實乃天下讀書人的幸事”
杜沅則是在想,相比較而言,膠泥活字的價效比算是較高的了,效能也更穩定。但,沒記錯,鉛字才是價效比最高的工藝,鉛,在這會兒,多用於女性化妝品,道士煉丹求長生和冶煉青銅器了,一步步來,待活字印刷進去市場,再技術革新吧
這些日子一有時間她就泡在書房,她房裡有春秋《的考工記》《墨經》,漢晉《淮南子》《淮南萬畢術》《博物志》,唐代《兆人本業》《四時篡要》,本朝高承的《事物紀原》……歷代工藝博物之書都擺在這兒裡。此外,還有兩排書,是歷代正史中的《食貨志》。
士農工商雖然自古並稱,自漢尊儒家治國以來,士就始終佔了首位,典籍圖書數不勝數;農為生民之本,歷朝歷代也不敢輕忽;商呢關乎財賦,自《史記·平準書》《漢書·食貨志》以來,正史中也從未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