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臺令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樓蘭的這段日子,晁釗在驛亭過著相對清閒的日子。
不知道樓蘭王怎樣的考量,居然推舉晁釗前往蒲昌海畔這個連換了三任村長的小村擔任試官。這一推舉背後,是安家與尉屠家等貴族之間的明爭暗鬥,還有千家的看熱鬧不嫌事情大,當然說沒有樓蘭王對他這個烏孫人到一次試探好像也不太可能。
晁釗踏上了前往小村的路途,一路上,他的心情倒頗為悠哉。不就是解決小村稅收的難題,聽說這小村名聲還挺好的。
當他終於抵達小村時,眼前的景象讓他著實吃了一驚。
小村看起來十分貧窮,土地貧瘠,幾乎看不到什麼肥沃的耕地,農作物的生長也顯得萎靡不振,這無疑意味著村民們的收入少得可憐。
可就是這樣一個貧窮的小村,卻名聲在外。
除了一直以來都能及時足額交滿稅收,它還以出奇的 “祥和” 而出名。晁釗剛一進入村界,就深深感受到了這種獨特的 “祥和” 氛圍。
村民們彼此之間相處得 “極為融洽”,他們互相要求對方是好人,見面便是一通充滿營養的吹和捧。“你家的孩子真是乖巧懂事,將來必定大有出息!”“哎呀,你這持家的本事,整個村子裡可找不出第二個來!” 諸如此類的話語不絕於耳,聽得晁釗渾身不自在。
更讓晁釗感到壓力的是,村民們要求每一個外來人也必須一起“融洽”以共同創造 “祥和”氛圍。他們圍攏過來,臉上堆滿了笑容,那笑容裡卻又似乎藏著些別的東西。“既然來了咱這村子,那可得和我們一起好好過日子,大家和和睦睦的,多好呀!要是不這樣,可就是不給大家面子。” 一個身形微胖的村民笑著說道,那笑容在晁釗看來卻有些意味深長。
晁釗身為試官,這個職位按現在的說法就是處於 “見習期”。
可別以為古人用人冒失,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 “試用相國” 司空馬。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 “試官” 正式確立為 “試守” 制度,並廣泛應用於所有官吏,試用期通常為一年。經過一年的試用期,表現合格才能正式任職。漢承秦制,這種制度要求官員在試用期內必須證明自己的能力與職位相稱。而樓蘭也學著中原王朝施行這一制度,只是期限有些隨意,從一年到九年都有可能。
千沙在那城門當門官被試用了三年,一直兢兢業業,可就是被自家老大壓著不讓轉正。晁釗想到這裡,不禁苦笑,但對自己這官能不能“轉正”倒不掛心。
小村的條件極為簡陋,村長所謂的 “官署” 就挨著祠堂,僅僅是一間瓦房,瓦房後面搭了個茅草房,用來存放一些工具。晁釗看著這簡陋的辦公場所,心中滿是疑惑,他實在懷疑在這樣貧窮的地方,村民們是怎麼可能按時交上稅的。
此時,晁釗不由在心中暗自思忖,如果不一起 “祥和”,到底會怎樣呢?他決定先按捺住心中的疑惑,慢慢觀察這個看似祥和的小村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
日子一天天過去,晁釗開始深入瞭解小村的情況。他發現,村民們雖然表面上和和氣氣,但每當他詢問一些關於稅收和村子事務的實質性問題時,大家總是顧左右而言他。
有一次,晁釗找到一位看起來比較憨厚的年輕村民,試圖從他那裡瞭解村子的收入來源。年輕人一開始還笑著和他寒暄,可當晁釗問到關鍵問題時,他的眼神開始閃爍,支支吾吾地說:“這…… 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具體的我也說不太清楚,反正就是按照上面的要求做。”
晁釗又去詢問村裡的幾位長者,得到的回答也都大同小異。他們似乎都在刻意迴避。
晁釗更加堅信,這個小村的 “祥和” 背後一定有問題,說不定還有“鬼”,因為村子裡似乎有一股無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