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華的騷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建康城內,楊康看著每天的捷報頻傳,大軍已經深入湖廣路和江南西路。江南東路和兩浙路已經全部攻陷。
兩廣路和福建路與長江流域之間山路南行,不利於大軍作戰。楊康決定抽調兵力和八個水師艦隊沿海陸南下,直取兩廣路。徹底摧毀大宋的抵抗力量。
八支艦隊除去小船用來維持長江壓迫,所有的大船都南下,每支艦隊一萬人。還有還有運兵船運送陸軍步兵6個軍共9萬人南下。水路17萬人號稱30萬人。
楊康決定御駕親征伐宋,黃蓉留守建康。其實經過這幾年發展,現在各行省和各軍都已經普及電報了。
即便是皇帝親征也可以電報指揮全國,監國留守意義不大了。只是按照電報指示出一個正規程式而已。
江南西路廬陵府文家,文儀一個飽讀詩書的耕讀之家。江南文風定會,冠絕天下。廬陵文風又是冠絕江南。
文儀決定起義軍抗擊金兵。文儀對長子文天祥說道:“你已經八歲了,是個大人了,在家好好照顧弟弟妹妹和母親,父親深受國恩,但求一死以報國恩。你好好讀書,將來做一個有用的人!”
文天祥緊緊拉住父親的衣袖,眼中滿是不捨與堅定,稚嫩的聲音帶著幾分哽咽:“父親,孩兒雖年幼,卻也知曉國家大義。您此去兇險,孩兒不能同行殺敵,定會在家中謹遵教誨,用心讀書,照顧好家人。
待孩兒長大,定要像父親一樣,為大宋拋頭顱、灑熱血,將金兵趕出我大宋疆土!”
文儀擺擺手說道:“我兒不必如此,為父觀此次金兵入侵,財物無索取,紀律嚴明,所圖甚大。
金主完顏康也有人君之望,天下大勢分久必合,沒有長勝不衰的王朝。
只是為父身為大宋臣子,盡一份人臣之義。”
文天祥似懂非懂地聽著父親的話,心中五味雜陳。
文天祥望著父親堅定的面龐,用力地點點頭:“父親,孩兒記住了。”
文儀欣慰地看著兒子,轉身大步走出家門,投身到起義軍的籌備之中。
文儀四處奔走,聯絡廬陵府內的仁人志士,短短几日,便召集起了一支數百人的隊伍。
儘管這支隊伍裝備簡陋,大多是手持農具的普通百姓,但眾人的眼神中都閃爍著對侵略者的憤怒和對家國的擔當。
與此同時,楊康的南下大軍正浩浩蕩蕩地朝著兩廣路進發。
水師艦隊在海上乘風破浪,運兵船則滿載著步兵,向著目的地逼近。
所到之處,沿海的城鎮百姓人心惶惶,紛紛收拾細軟,往內陸逃亡。
而在廬陵府,文儀帶領著起義軍開始了緊張的訓練。
他們沒有精良的武器,也沒有專業的軍事指導,只能憑藉著一腔熱血和對家鄉的熟悉,摸索著戰鬥的技巧。
文儀親自教授眾人如何使用簡單的兵器,如何結陣殺敵。
一支金兵組成艦隊沿贛江南下,這是一支15條500噸小船組成艦隊,每條船隻有2座二聯裝75炮臺。兵員100,帶著一個支隊陸軍向著廬陵府而來。
惶恐灘頭,這裡是贛江廬陵碼頭,扼守贛江的要地,大宋官軍聽聞金軍來襲,不戰而退,退往虔州。
文儀得知金兵已至惶恐灘頭,心中憤懣不已。文儀深知惶恐灘地理位置險要,乃是扼守贛江的關鍵要衝,一旦失守,金兵便能長驅直入,廬陵府乃至整個江南西路都將陷入更大的危機。
“兄弟們!”文儀站在臨時搭建的校場上,對著麾下的鄉勇們大聲呼喊,“官軍棄守惶恐灘,可我們不能退!那是我們的家鄉防線,身後便是我們的妻兒老小,我們今日一戰,不為別的,就為守護這一方土地!”
鄉勇們群情激奮,手中的農具、簡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