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一筆欠賬引來的投資(四) (第1/2頁)
月下荷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和姜顯來到村裡時,已是下午一點半了。午飯是在他公司食堂吃的,本來他要到飯店去的,我就問他,公司食堂有沒有大鍋饅頭,他說有,我就說大鍋饅頭是我的最愛,就在公司吃吧。吃飯時,他特意囑咐廚師,加了兩個像樣的菜,這才覺得稍稍心安了一些。
我倆的車先後進了村,向東一拐,駛進村南那片毀壞的新房區南側的荒地上。我指著河壩南面的廠房說:“你看,那就是村裡的汽車配件廠,倒閉半年多了,村裡準備對外出租,收點租金。你有意的話,可以購買。”
“看樣子主體結構還可以,我就不進去看了,你說說房子的尺寸是多少吧。”
“這個配件廠其實是村裡的老倉庫,雖說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建的,但那個時候用料足,牆都是六十公分厚的石頭牆。前幾年,龍山市發生了一場四點六級的地震,十二里鋪是震中,村裡有不少房子都裂口子了,這棟倉庫毛皮未蹭,屁事沒有,結結實實的,連個小縫都沒裂,你就說結實不結實吧。”我急於把這個配件廠租出去,或者賣出去,把所知道的配件廠的情況,一股腦兒地講了出來。
鎮上年後開會強調了,要盤活村集體閒置房產,增加村集體收入。這個倉庫,姜顯看好的話,就能很容易地完成鎮政府的這項工作。所以,我先把這個配件廠的廠房的情況介紹了一番,接著繼續介紹:“配件廠總共有二十五間,長七十五米多,八十米不到。裡面是打通的,沒有牆壁,南北寬三丈七。別看寬三丈七,房粱相當結實,用的都是整根整根的紅松方木,每根大梁都長八米多,寬能有一尺!用料足,就耐用,結實。要不,實地去看看?”
“看看也行。”
我給老宋頭打電話,讓他趕快過來,把配件廠的大門開啟。老宋頭的家離配件廠近,鑰匙就讓他保管著,配件廠有什麼事,他就去開門,主打一個方便。
幾分鐘後,老宋頭就趕到配件廠,開啟了大門。
走進車間,一股荒蕪的氣息撲面而來。曾經機器轟鳴、工人忙碌的場景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狼藉。地面上,散落著各種零部件,有的是未完成的半成品,有的是早已廢棄的殘次品。這些零部件像是被遺棄的孩子,毫無秩序地躺在那裡,上面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灰塵。角落裡,堆積著一些包裝材料,紙箱被撕得七零八落。我踢了一腳廢舊紙箱,發出沙沙的聲響,彷彿在訴說著曾經的忙碌與如今的落寞。
車間的牆壁上,還殘留著一些標語,有的是鼓勵員工努力工作的口號,有的是宣傳產品質量的廣告。這些標語在灰塵和汙漬的侵蝕下,已經變得模糊不清。
我指著房子大梁說:“別看地面,看大梁,這是重點。你看那些大方木,還有一根裂紋的?四十多年了,還是那麼結實。再用一百年也照樣結實,不帶一點腐爛的。”
只見屋頂的木質大梁一道道地整齊排列,有力地支撐著沉重的屋頂。這些方木,都是八米多長,橫截面是正方形的,寬三十多公分,整根大梁足有兩三歲小孩的身子粗,非常非常結實!它們排列在一起,彷彿是手拉手的樣子,支撐著千萬斤重的屋頂。它們像是歲月的守護者,靜靜地訴說著時光的故事。這些大方木的表面早已被歲月侵蝕得坑坑窪窪,木質的紋理粗糙而模糊,但它們的顏色從曾經的深棕色變成了現在的暗紅色,看著就顯大氣。
姜顯對房子很滿意,一邊看一邊點頭:“過去的人蓋房子就是捨得用料,你看這木頭,不帶丁點糊弄人的意思,看著就覺得挺結實的。這樣吧,我找專業機構,測試一下大梁的受力情況,評估一下,合格的話,直接裝修一下就能用。”
“這個廠房,做辦公區也行,當倉庫也行。”
“挺好挺好,再到外面看看吧。”
我倆又來到河壩北面那片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