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接風宴 (第2/2頁)
月下荷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學子的獎勵問題,招呼他倆坐下:“剛才和有江、刀妹子說了,我的意見是,以後咱村的學子,考上清北了,村裡的獎勵問題。正好你倆回來了,趁吃飯前的空閒時間,大家一起討論討論,按照什麼標準獎勵。”
於有江說:“剛才時候不大,說起宋利。萬書記說要是宋利考上清北,他個人獎勵一萬。我看,個人是個人,集體是集體,具體獎勵多少,大夥兒討論討論,拿個標準出來。”
張冶說:“鎮中學給咱村接送學生的校車五六輛呢,佔了全校校車數量的快四分之一了。你就說吧,咱村真可謂是後繼有人吶。”
於林接著說:“對,後備人才庫滿滿的。”
大家哈哈大笑。
於有江說:“張冶你的意思我聽出來了,就是咱村孩子多,考上大學的也多,標準定高了的話,村裡負擔大。”
張冶笑了笑,沒說什麼。
於林咳嗽一聲:“我也是這個意思,既要照顧大學生的感受,也要考慮村集體的狀況,還要兼顧社會面,定的標準高了,其他村怎麼看,怎麼議論?”
於林剛說完,大家都點頭,表示贊同。
我示意大家喝茶,說:“都這麼想,獎勵多少合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於有江看著天棚,想了想說:“我說說我的意見,我認為,考上清北,按照每人一次性五千塊錢的標準獎勵。雙一流的四千,985或者211的三千五,一本的三千,其他的兩千。”
眾人都點頭,說這個標準合適,既照顧了個人,又考慮了村集體,標準定得挺合理的。”
“嗯,我談談我的看法吧。”我喝了口茶,“我是這麼想的,一個村興旺不興旺,不但是村裡有沒有孩子,更主要的是村裡的發展潛力要足夠大,足夠有吸引力,能把這些優秀的學子吸引回來,在村裡居住,在村裡創業。現在都提倡二胎三胎,我們把標準提起來,對年輕人,對學子們,對村裡的發展,都是一種鼓勵,更是一種激勵。為什麼我們不把目光瞄準中國最前沿,把十二里鋪村打造成中國最優秀的村莊之一呢?真要有那麼一天,十二里鋪就會成長為一個吸引優秀人才,進行投資興業的高階平臺。我聽李德強說,咱村歷史上人口最多不能超過3800人,戶數不能超過670戶,一旦超過這個數,就要死人,直到降到這個標準之下。還說是地力所限。我看,就是生產力所限。如果生產力提高了,突破了,別說3800人,人也沒有問題。”
我的話剛說完,他們就不說話了。廚房裡也靜悄悄地,看樣子,也聽到了我說的話。
不一會兒,廚房裡又傳來叮叮噹噹的聲音。大家也端起茶杯喝茶。
我清了清嗓子說:“要我看,把標準提高一下,咱村也能承受起。考上清北的,獎勵八千,雙一流的六千,985和211的五千,一本的四千,其他的三千。這樣做的話,一定程度上能激發村裡的發展潛力。”
大家都不說話了。突然,於有江大聲說:“我同意,我們就是要站在最高處,看向最遠方。”
大夥兒都熱烈地鼓掌。
於林說:“最好開一次全體村民會,集體表決一下,讓這個辦法成為一項基本的村規,國有國策,村有村規。成為村規了,就能永遠延續下去,為十二里鋪的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
:()天下一宅斷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