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莊宗李存勖(三十) (第1/2頁)
文筆生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923年,即同光元年的冬天,十月初一這一天,天空中出現了日食的奇觀。在這不尋常的天象之下,皇后劉氏與皇子李繼岌踏上了歸途,回到了鄴宮。李存勖親自相送,一直送到了離亭,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眼中不禁泛起了淚光,這是一場充滿深情的告別。隨後,李存勖頒下詔書,命令宣徽使李紹宏、宰相豆盧革、租庸使張憲以及興唐尹王正言共同守衛鄴城,確保這片土地的安全。
初二,李存勖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大軍,從楊劉這個地方渡過了黃河,大軍行進間,氣勢如虹,彷彿要將一切阻礙都掃平。初三,大軍抵達了鄆州,這裡已經是梁朝的地界,但李存勖的大軍所到之處,無不望風而靡。當天夜裡,三更時分,軍隊又悄悄渡過了汶河,行動迅速而隱秘,讓梁朝的守軍措手不及。
此時,王彥章正守衛著中都,他本是梁朝的一員猛將,但面對李存勖的大軍,也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初四,李存勖親自率軍攻打中都,中都一向沒有堅固的城牆作為防守,李存勖的大軍一集合,梁朝的軍隊就自行潰散了,完全無法抵擋李存勖的凌厲攻勢。當天,李存勖的大軍擒獲了梁將王彥章以及都監張漢傑、趙廷隱、劉嗣彬、李知節、康文通、王山興等將領官吏二百多人,斬殺敵軍兩萬,奪得馬匹一千,這是一場輝煌的勝利。
取得了中都的勝利後,李存勖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召集了各位將領商議下一步的行動方向。有人提議先攻取兗州,再慢慢圖謀進取,但這樣的建議顯然過於保守。在這時,李嗣源站了出來,他斬釘截鐵地說:“我們應該迅速趕往汴州。段凝正率領大軍駐紮在黃河邊上,如果他立刻來支援,直路又被決口的黃河阻擋,他必須從滑州渡河,十萬大軍,船隻怎麼能立刻準備好呢?這裡距離汴城很近,如果我們日夜兼程,兩天就能到達,段凝還沒從黃河邊起兵,夷門(汴州的別稱)就已經是我們的了。我請求率領一千騎兵作為前鋒,陛下率領軍隊慢慢前進,這樣一定能成功。”
李存勖聽了李嗣源的建議,眼中閃過一絲讚許的光芒,他深知李嗣源的勇猛和智謀,也相信他的判斷。於是,李存勖當即決定採納李嗣源的建議,準備迅速趕往汴州。這天夜裡,李嗣源率領前鋒軍隊先行出發,他們像離弦之箭一般,向著汴州疾馳而去。第二天,李存勖的車駕也上路了,大軍浩浩蕩蕩,氣勢磅礴。
初七,李存勖的大軍駐紮在了曹州,曹州的將領見李存勖大軍到來,知道無法抵擋,於是出城投降。李存勖接受了他們的投降,並安撫了當地的百姓和官兵,讓他們安心生活,不必擔心戰亂之苦。
初九的天剛矇矇亮,前鋒軍隊就已經到達了汴城,他們像一陣旋風一般席捲而來,讓梁朝的守軍措手不及。李嗣源命令左右捉生軍攻打封丘門,這是汴城的一處重要關隘,一旦攻破,汴城就唾手可得。梁朝的開封尹王瓚見勢不妙,知道無法抵擋李存勖的大軍,於是請求獻城投降。他深知李存勖的威名和仁德,相信李存勖會善待梁朝的百姓和官兵。
不一會兒,李存勖率領大軍隨後趕到,王瓚從大梁門迎接李存勖進城。李存勖騎著戰馬,威風凜凜地進入了汴城,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自信。梁朝的文武官員見李存勖到來,紛紛在馬前謁見李存勖,陳述他們世代都是唐朝的臣子,卻身陷偽朝,今天再次看到中興的曙光,心中無比激動和感慨。他們表示願意歸順李存勖,為唐朝的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李存勖聽了他們的陳述,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深知這些官員都是被迫效忠梁朝的,現在他們願意歸順自己,說明自己的威名和仁德已經深入人心。於是,李存勖告諭他們說:“我二十年來浴血奮戰,就是為了讓你們這些人家門無憂,現在都各自回到原來的職位上去吧。”他的聲音溫和而堅定,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