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瀛弱的生命 (第1/3頁)
蒙古草原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瀛弱的生命
雨仍然不緊不慢地下著,鐵蛋兒姥姥把一塊雨布頂在頭上,緊緊抱著十娃,說:“你看這天也是怪了,一秋天都不下個雨,今兒偏偏就下個沒完。”
鐵蛋兒大“嘿嘿”笑著應和。
大概一袋煙的功夫就到了接生婆的大門口,鐵蛋兒姥姥坐在車上沒有動,鐵蛋兒大拿了一包黑糖大步流星地跨進接生婆的門。
把糖鄭重其事地放在一個紫紅色的板箱櫃上。
羊換一家正在吃早飯,一人一碗小米粥還有黃燦燦的窩窩頭,鐵蛋兒大看到飯菜想起自己也餓了,忍不住嚥了一下口水。
羊換看到鐵蛋兒大進來,急忙讓坐到炕沿邊上,拿了一個窩窩頭遞過去,說:“老婆要生了?還沒吃飯吧?”鐵蛋兒大不客氣地接過窩窩頭一邊狼吞虎嚥一邊客氣地對著羊換媽說:“還得煩請您走一趟。”
羊換媽坐在炕沿邊,二話沒說跳下地披了一件衣服就跟著鐵蛋兒大往外走,她可知道生娃娃這種事那是一分鐘都耽擱不得的。
蒙古高原地廣人稀,十里八村只有羊換媽一個接生婆,哪家有要生娃娃的大肚老婆,都是提前打過招呼的。羊換媽也是隨叫隨到,無論白天黑夜、無論颳風下雨。
羊換媽其實也不是大夫,連赤腳醫生都算不上,只是年紀大一些,60多歲了,之前給牛羊等牲口接生,後來當地人生娃娃也來找她了。
這女人生得粗手大腳的,但卻膽大心細,大部分都能搞定,遇到一個難產的,就一定保大人犧牲孩子。她會把孩子在子宮裡肢解然後用手清宮,取出胎盤。在缺醫少藥的蒙古高原救了不少人的命,雖說趕不上如今的醫療,留下這樣那樣的毛病,但卻只要能保住性命,也是人們最大的希望了。
應對生產時的一些狀況,她有她獨到的手段。
那年頭,孩子願意生就只管生,沒了這個當然還有下一個。在貧窮落後的農村牧區,孩子和小羊羔、小牛犢差不多,夭折的很多,但每家仍然會有幾個孩子。那時候還沒有“計劃生育”的政策。也沒有節育的好辦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長長的夜晚無事可做便造出了很多孩子。
所以十里八村生娃娃的都請她,也放心。
就見羊換媽爬上驢車,鐵蛋兒姥姥往車轅處挪了挪,招呼羊換媽:“您老辛苦跑一趟。”
羊換媽伸頭到雨布下看了看十娃說:“這胖小子,還好吧?看那白白胖胖的,奶水夠吧?看你那兩大罐子,這小子一定不缺吃,有福氣咯!”
鐵蛋兒姥姥不好意思地抬頭看看鐵蛋兒大,說:“夠吃夠吃。”
十娃也是羊換媽接生的,不過十娃已經是第十個孩子了,所以沒有任何意外和卡磕,不到十分鐘就落地“哇哇”哭了,人都說比上一趟茅房拉一泡屎都利索。
鐵蛋兒大回頭招呼羊換媽:“您老坐好了”,便把驢車趕得飛快。
一會兒子功夫就回到了自家大門口。看到二娃蹲在大門口,焦急地問:“咋樣了?你嫂子咋樣了?”
“生了。”
“生了?”車上的三個人不約而同地冒出了同一句話。
鐵蛋兒大顧不上招呼接生婆和外母娘狂奔入門。
他看到鐵蛋兒媽疲憊的樣子,看到隔壁李二老婆在旁侍弄著一個看上去沒有多少活力的孩子。
鐵蛋兒姥姥把十娃放在炕上來看這個剛出生的嬰兒。
羊換媽是裹了大腳後的三寸金蓮,扭扭捏捏最後一個挪進門。
他們都看到一個小得像貓、氣息奄奄的孩子,一身青紫,面板附著一層白白的像霜一樣的東西。
羊換媽二話沒說,用手抓住孩子的兩條腿,頭朝下提了起來,然後用兩個手指使勁抽打孩子的腳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