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見畢自嚴這次答應的這麼痛快,崇禎皇帝很是滿意的點點頭:“還有移亂民屯田之事,溫愛卿你組建一個移民事務團,配合餘愛卿展開移民之事,一切手續從簡,溫愛卿需得多多上心。”
溫體仁:“臣遵旨。”
崇禎聞言,心裡那叫一個舒坦啊,這是最近幾年,他舉行朝會以來,最順利的一次,不論安排什麼事情,一點反對意見都沒有,大家都是三個字:臣遵旨。
上一次有這種體驗,還是當初辦魏忠賢那會兒,自從魏忠賢倒了之後,崇禎皇帝已經很久沒如此爽過了。
這一次,終於又體會到了一波當皇帝的爽感。
於是崇禎皇帝趁熱打鐵,把各種問題都拿出來跟大家討論。
崇禎皇帝爽了還沒三四天呢,來自宣府的緊急軍情一下子就把崇禎皇帝的好心情給搞沒了。
崇禎七年(1634年),後金汗皇太極為統一漠南蒙古,二次西征察哈爾。是年秋七月,後金軍回師,以明邊將擾其境、殺其民、匿逃人為名,七月初八日入上方堡,進圍宣府。
宣府守兵發炮擊之,乃退走應州,兵掠大同,攻陷得勝堡。
崇禎七年七月初十夜,來自宣府的緊急軍情傳入京城。
京師震動,崇禎皇帝立馬調集兵馬,連發無數詔令,命總兵陳洪範守居庸,巡撫丁魁楚等守紫荊,雁門。
後金再次入侵,本來崇禎皇帝是應該調集關寧錦防線的一部分兵力,去援助宣府一帶的,只不過這會兒餘大成在捷報中說關寧錦防線新定,需要暫時休整一段時間才能穩固。
於是崇禎皇帝也就只能調集正在圍剿農民軍的隊伍北上,暫時先不管農民軍,先擋住韃子再說。
這就讓剛從車箱峽之困中逃脫的農民軍有了喘息之機。
崇禎七年(1634年)六月,總督陳奇瑜與鄖陽撫治盧象升合兵於上津。
時農民軍各部多入漢南,陳奇瑜乃引軍西向,約會陝西、鄖陽、湖廣、河南四巡撫圍剿漢南農民軍。
農民軍高迎祥、張獻忠、羅汝才、李自成等部見明軍四集,誤走興安(今陝西省安康市)車箱峽(今陝西省平利縣老縣鎮)。
峽谷之中為古棧道,四面山勢險峻,易入難出。時天雨兩旬,被困的農民軍馬疲食盡,李自成用顧君恩謀詐降,以重寶誘奇瑜左右及諸將。奇瑜貪財,許。
七月起義軍從車箱峽脫圍者計三萬六千餘人。
圍剿大軍的北上,給了起義軍喘息之機。
崇禎皇帝雖然沒有調集關寧錦防線上的兵力回援,但也給了餘大成一道命令,讓餘大成儘量騷擾韃子後方。
崇禎七年七月十一一大早,餘大成就收到了來自內閣的聖旨,聖旨的內容很簡單:騷擾韃子後方,迫使韃子回援。
其實,這道聖旨還有崇禎皇帝的四個字:量力而行。
只不過,經過溫體仁的一過手,量力而行這四個字就沒了。
經過幾天的打聽,朝堂諸公也是明白了,遼東的一切事情其實都是餘大成在搞鬼。
而且,餘大成暫時還沒有把遼東的一些內幕黑賬都拿給崇禎皇帝看。
就連尤世威、吳襄、祖大壽這三位關寧錦防線的主將,都在兵亂中消失無蹤。
好吧,朝廷諸公們才不認為三人是真消失了,在朝廷諸公看來,餘大成這就是在保留證人,要跟大家談判。
談判的目的無非就是想要朝廷諸公,不要耽誤他餘大成接下來在遼東的一系列計劃而已。
在朝廷諸公看來,餘大成的計劃要是能安安穩穩的執行下去,或許真的能對韃子造成巨大威脅。
而且,移亂民屯田的策略也能切斷農民起義軍的根基,其實也算是個一舉兩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