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牧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曉得,四哥,話說城裡的外省人好像比本地人多!」
「這句話說在點子上,我們巴縣是水陸要衝,西路透過嘉陵江連通山陝二省,南路透過川江(長江中上游,重慶至宜昌段)連通湖廣、江浙數省。於是城裡的客商和腳夫也大致分成了兩撥,一撥是西邊來的,一撥是從南邊來的。」
韓秀峰乾脆坐起身,接著道:「西邊來的客商願意僱傭西邊來的腳夫,南邊來的商人願意僱傭南邊來的腳夫。道理很簡單,就是防止腳夫偷東西。偷自給兒老鄉的東西,畢竟不太好下手,即使真偷了也容易追查。這樣一來,城裡的腳夫就分成了你剛才說的西幫和南幫。」
潘二追問道:「再後來呢,咋又冒出個川幫和茶幫?」
「道理同樣簡單,城裡做大買賣的大多是外省客商,買賣越做越大,要運的貨越來越多,外省的腳夫忙不過來了,就僱本地人幫著背,本地的腳夫也就這麼越來越多。幹同樣的活兒,賺的錢卻沒人家多,換著你,你一樣不服氣,本地腳夫就這麼漸漸地自立門戶,成了現在的川幫。」
「茶幫呢?」
「茶幫就是剛才說過的早前那些給牙行背貨的腳夫,也叫管行腳夫,他們大多自稱湖南茶陵人,事實上還有來自茶陵附近的湖南攸縣和江西永新人,他們來的最早,據說康熙朝時就來了。」
韓秀峰舔舔嘴唇,繼續道:「他們在城裡的名號響噹噹,人多勢眾且能打。有一些的祖輩是康熙朝時來的,已經在巴縣生活了幾代,但更多的是剛來的。每年春節和農忙時返回老家,其餘時間就邀集父兄子侄一起來這兒當腳夫。也正因為他們血肉相連、休慼與共,所以比較齊心,跟川幫打起架來是一呼百應。」
第二十五章 川幫茶幫(二)
「川幫打不過茶幫,本地人打不過一幫外省人?」潘二覺得不可思議。
「都說強龍不壓地頭蛇,但本地的腳夫沒外省的多,自然打不過。不過這幾年川幫是越打越勇,不然兩幫也不至於三天兩頭械鬥,而且越來越囂張。」
「本地人咋可能沒外省人多?」
「你去城外幾個碼頭看看就曉得了,」韓秀峰撥了撥燈芯,解釋道:「從川江上行我們重慶府的貨船,一條船至少要僱七八十個縴夫。但下行返回時,卻只要僱三四十個縴夫。以每天到岸和駛離的船隻各十艘算,每天滯留在巴縣江邊無所事事的縴夫就達到三四百人,一個月就可達到一萬多人。這些滯留的縴夫不能沒個生計,只能給人背貨做腳夫。巴縣人是多,但腳夫能有多少,自然沒外省的多。」
「原來是這樣,」潘二想想又問道:「四哥,你剛才說還牽扯到雜稅、勸捐和差務,這又是咋回事?」
「潘兄,你家是開當鋪的,不可能不曉得賦稅不光是地丁銀,還有地契稅、行紀稅、當鋪稅、牲口稅、門攤稅、落地稅、漁稅、茶稅等等,這些稅和衙門的陋規大多來自做買賣的商戶。我們巴縣的商戶大多是外省的客商,而那些客商又大多跟茶幫有關係。」
「想起來了,你剛才說過,茶幫最早就是牙行、商鋪和貨棧的管行腳夫,他們是一夥兒的,說不定沾親帶故。」
「所以我才讓姜六託中人去找八省會館的客長幫著說和,」韓秀峰頓了頓,接著道:「縣太爺不光要收他們的商稅、雜稅和陋規,遇到水患之類的天災,還要找他們勸捐,所以對待八省會館的客長還是比較客氣的。」
「誰讓他們那些外省人有錢呢,」潘二點點頭,想想又問道:「差務又是咋回事?」
「差務就是碼頭腳夫的徭役,學憲臨考接送行李,文武各憲榮任榮升搬執行李,春秋二祭搬運什物,盤查倉廒搬運谷石,背運軍米,背運硝磺,覆舟銅鉛,皇木過境帶纜,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雜活,全要碼頭腳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