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所以魯肅和周瑜應該是密友,利益不矛盾,並且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相互配合的相關體,但是絕對不是什麼生死兄弟。以周瑜來要挾魯肅,顯然不會成功。
那麼,以其他的方面,來滿足魯肅的需求呢?
斐潛思考之後,覺得不妥。
斐潛確實也可以給魯肅很高的,超出江東水準的待遇,但是那樣很不妥。
名氣和能力,現如今不再是斐潛所關注三國人物的重點!
現在斐潛需要的是『合適』!
或者遊戲化一些的名詞,叫做『相性』也可以。
這不得不要感謝馬越。
正是馬越給斐潛敲響了一記警鐘,讓斐潛從戰勝曹操的喜悅和驕傲之中,清醒過來。
馬越是老資格了,但是老資格並不代表著就一定會和斐潛思維一致,步調一致!
那麼,還有多少『馬越』會出現?
引進新的人才,就能改變解決這個問題麼?
引進人才不是不好,但是沒有任何想法,也沒有任何的規劃,只是為了引進而引進,那就肯定會出問題。
斐潛想起了後世公司裡面,幾乎年年都在喊著引進人才,將原本的老員工當作牛馬,新員工一進來的工資就可以比老員工要高,然後還美名其曰是鯰魚效應,但是實際上是怨聲載道。能不能有鯰魚效應,是要看老員工的具體情況,而不是隨便往水裡丟鯰魚。
從桓靈二帝開始,因為長達近兩百年的平安富足生活,山東大小地主,士族豪強也漸漸偏向於放縱疏狂享樂一流,直至魏晉時期達到了一個新高度,集體嗑五石散都算是雅事,一群人裸體跳舞鬧市癲狂,都是風流,要的就是自由奔放,放蕩不羈。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家國天下雖然被名士掛在嘴邊,但是實際上真正去做實事的並不多……
江東山東的名士,很多都是如此,魯肅有沒有多少的這樣習慣?
斐潛不得而知,但是可以再觀察觀察。
斐潛帶著魯肅來,就是為了這一點。
魯肅魯子敬,棗只棗子敬。
兩個人的名字都是子敬,但是做著不同的事情。
魯肅在江東有沒有受到萬人敬仰,百姓擁護,斐潛不清楚,但是在關中,棗只的名聲在田間地頭,比斐潛的這個驃騎,還要更受歡迎!
普通百姓民眾對於斐潛,是尊敬,但是對於棗只,卻是發自內心的感激!
因為關中農業水利方面的事情,幾乎就是棗只一手操辦起來的,甚至包括畜牧業和林業。畢竟大漢『農桑』都算是在一起,沒有分得那麼詳細。
幾乎每一年秋獲之後,都會有一些鄉野裡的老人,會帶著一些農產品,特意走上十里八里的路,送到棗只的家裡。
或許只是一些粟米,或許只是一些野果,都不是很值錢的東西,但是年年如此,送到了,磕個頭,放下就走。
斐潛笑說這是百姓將棗只當神靈在祭拜……
對於關中的百姓來說,斐潛太過於遙遠,不可觸控,難以接觸,而棗只才是他們最經常見到,而且帶著他們真正變得生活富足起來的官吏!
當一名官吏真正的為百姓民眾辦事,將百姓民眾的疾苦放在心上,並且認真去做去解決的時候,百姓民眾自然而然的就會去擁護他,根本就不需要官吏在臺上賣命嘶吼。
斐潛需要的是真正做事的官吏,而不是隻會賣命喊口號的官吏。
正所謂,不曾經歷,不為經驗。
在馬越事件之後,魯肅到來的思維碰撞,再加上斐潛的自我反省,最終使得斐潛對於人才的態度和觀念,趨於完善和成熟。
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就像是水到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