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筆生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923年,即同光元年的春正月丙子日,五臺山上一片寧靜祥和,寺中的僧人們懷揣著一份特殊的獻禮,踏上了前往朝廷的路程。他們獻上了三個銅鼎,聲稱這些銅鼎是從山中的石崖間偶然發現的,其意義非凡,彷彿預示著新的時代即將開啟。這份獻禮,無疑為即將到來的重大事件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二月,新州團練使李嗣肱的離世,讓朝廷上下都沉浸在一片哀痛之中。李嗣肱一生為朝廷效力,他的離去,無疑是朝廷的一大損失。而此時,各藩鎮也相繼上書,勸李存勖登基稱帝,共謀大業。李存勖深知,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命令有關部門開始製備百官、省寺、仗衛、法物等一切登基所需之物,定於四月舉行即位儀式。同時,他任命河東節度判官盧質為大禮使,負責籌備登基大典的一切事宜。
三月己卯日,朝廷再次釋出了一系列重要任命。橫海軍節度使、內外蕃漢馬步總管李存審,因其卓越的戰功和威望,被任命為幽州節度使,鎮守邊疆,扞衛國土。然而,就在同月,潞州留後李繼韜卻叛變了,他向梁國投降,這一訊息無疑給朝廷帶來了不小的震動。但李存勖並未因此慌亂,他迅速調整部署,穩定了局勢。同時,在魏州牙城之南,一座雄偉的即位壇正在緊鑼密鼓地修築之中,等待著李存勖的到來。
終於,夏四月己巳日,這一天到來了。李存勖身著華服,登上祭壇,祭告昊天上帝后,即李存勖位。文武百官紛紛稱賀,整個祭壇上洋溢著一片喜慶和莊嚴的氣氛。儀式結束後,李存勖在應天門宣讀詔書,宣告了新的時代已經到來。
詔書中,李存勖改天佑二十年為同光元年,大赦天下。他規定,自四月二十五日清晨起,除了十惡五逆、放火行劫、持杖殺人、官員貪贓、屠牛鑄錢、合造毒藥等重罪外,其他罪行無論輕重,一律赦免。這一舉措,無疑贏得了廣大百姓的擁護和支援。
同時,李存勖對所有蕃漢馬步將校都賜予了功臣名號,並超授檢校官。對於已經位居高官者,他更是賜其一子六品正員官,以表彰其功績。士兵們也根據等級得到了優厚的賞賜,戰死的功臣更是各自追加贈封,並賜予諡號。這些舉措,無疑激發了將士們的鬥志和忠心。
此外,李存勖還特別關注民生。他規定,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免除其一子的徭役;有三代以上未分居的家庭,免除其雜徭。這些政策,無疑讓廣大百姓感受到了朝廷的關愛和溫暖。
在朝政方面,李存勖也展現出了開明的態度。他鼓勵內外文武官員直言進諫,無需隱瞞;同時要求貢舉和銓選兩個部門迅速商討並實施相關事宜,以確保朝政的順暢執行。
對於邊疆地區,李存勖也給予了特別的關注。他規定,雲、應、蔚、朔、易、定、幽、燕以及山後八軍,秋夏兩季的稅率適當減免。這一舉措,無疑有助於穩定邊疆局勢,促進邊疆地區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年的正月開始,一直未下雨,人心惶惶。但在宣讀赦書的那天,大雨傾盆而下,彷彿是天公作美,為李存勖的登基大典增添了幾分喜慶和祥和。
說起李存勖的登基,其實早有天象預示。起初,在唐朝鹹通年間,金、水、土、火四星聚集在畢、昴星宿之間。太史奏報說:“畢、昴是趙、魏兩地的分野,其下將有王者出現。”唐懿宗於是下詔命令鎮州的王景崇穿戴袞冕代理朝政三日,並派遣臣下備齊儀仗、軍府稱臣以壓制這種天象。然而,四十九年後,李存勖卻在柏鄉擊敗梁軍,平定趙、魏兩地,至此在鄴宮即位稱帝。
同月,李存勖還發布了一系列重要的人事任命。他任命行臺左丞相豆盧革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使;任命行臺右丞相盧澄為中書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任命前定州掌書記李德休為御史中丞;任命河東節度判官盧質為兵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