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呵呵的小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石渠閣會議是西漢宣帝時期的一次重要學術會議,以下是關於石渠閣會議的更多背景資訊:
時間:
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這是會議的具體召開時間。
地點:
會議在長安未央宮北的石渠閣召開,石渠閣是西漢皇家藏書的地方,也是學者 們進行學術討論的重要場所。
參與者:
蕭望之等五經諸儒二十三人參加了會議。這些學者來自不同的經學學派,包括《易》的施讎、梁丘臨,《書》的歐陽地餘、林尊、周堪、張山拊,《詩》的韋玄成、張生、薛廣德,《禮》的戴聖、聞人通漢,《春秋公羊傳》的嚴彭祖、申□、伊推、宋顯,《春秋穀梁傳》的尹更始、劉向等。
目的:
會議的主要目的是統一儒家學說,加強思想統治。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成為官方統治思想。 然而,由於五經立為官學和博士弟子員的設定,各經學派別林立,經義解釋各異。因此,漢宣帝希望透過石渠閣會議來統一儒家學說,鞏固統治。
過程:
會議由太子太傅蕭望之平奏其議,漢宣帝親自裁定評判。會議過程中,學者們就《五經》的異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辯論。
結果:
經過石渠閣會議,博士員中《易》增立“梁丘”,《書》增立“大小夏侯”,《春秋》增立“穀梁”。這一結果反映了《穀梁春秋》的地位上升,《公羊春秋》的地位下降,體現了宣帝時期重視《穀梁》以加強宗法禮儀的控制力量的傾向。
影響:
石渠閣會議是漢代學術史上的重要樞紐,對漢代經學學術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會議後,五經學者隊伍壯大,弟子增多,尤其是《穀梁春秋》之學大盛於時。此外,會議還使皇帝不僅是政治的最高權威,也成了最高的經學權威,極大地提高了經學的地位。
石渠閣會議中討論了多個經學話題,以下是清晰歸納的討論內容:
《易》的經義討論:
主要由施讎和梁丘臨兩人進行,他們都是田王孫的門徒,因此討論氣氛相對融洽。
《書》的討論:
參與者包括歐陽地餘、林尊、周堪和張山拊等人,他們均屬於倪寬學派。討論內容雖存在爭議,但整體較為平和,沒有出現激烈場面。
《詩》的討論:
韋玄成、張長安和薛廣德是主要參與者。韋玄成作為博學之人,使得討論具有一定的波瀾,但並未達到激烈的程度。
《禮》的經義討論:
討論中出現了較為激烈的辯論,其中一個主要議題是關於“孤”的定義。聞人通漢和戴聖就“孤”的含義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涉及了冠禮、父母存歿與衣服顏色等多個方面。
《春秋》的經義討論:
由於《春秋議奏》已散失,具體討論內容難以詳細得知。但從會議結果來看,《春秋》經義討論對於經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五經》的異同:
會議的核心是對“五經”(《易》、《書》、《詩》、《禮》、《春秋》)的異同進行講論。蕭望之等五經諸儒二十三人參與了這次講論,旨在進一步統一儒家學說,加強思想統治。
會議結果:
經過石渠閣會議,博士員中《易》增立“梁丘”,《書》增立“大小夏侯”,《春秋》增立“穀梁”。這一結果反映了《穀梁春秋》的地位上升,《公羊春秋》的地位下降,表明宣帝時期重視《穀梁》以加強宗法禮儀的控制力量。
石渠閣會議不僅是對“五經”異同的講論,更是一次重要的學術會議,對漢代經學學術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漢代 學術史上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