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呵呵的小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建章宮是漢武帝劉徹於太初元年(前104年)建造的宮苑建築,位於未央宮西側,規模宏大,有“千門萬戶”之稱。建章宮建築組群的外圍築有城垣,其上有樓閣和雙重飛簷。宮城內北部為太液池,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象山、龜魚等“海中神山”。建章宮的遺址也經歷了歲月的洗禮,但其宏大的規模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仍被後人所銘記。
建章宮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中的一座重要宮殿,始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是漢長安城的主要宮殿之一,代表了西漢時期建築藝術的最高水平。
建造時間與建造者:建章宮始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由漢武帝劉徹下令建造。這是漢武帝為了顯示大漢的國威和富足,同時也是為了尋求長生不老、求仙問道而興建的宮殿。
建造目的:漢武帝時期,國家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為了彰顯大漢王朝的輝煌,漢武帝決定在長安城西側建造一座規模宏大的宮殿——建章宮。此外,建章宮也承載了漢武帝對長生不老、求仙問道的渴望
建造時間: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
建造人:漢武帝劉徹
位置: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漢長安城遺址內)
建章宮規模宏大,有“千門萬戶”之稱,週二十餘 裡,建築組群的外圍築有城垣。
宮城中分佈著眾多不同組合的殿堂建築,佈局上從正門圓闕、玉堂、建章前殿和天梁宮形成一條中軸線,其他宮室分佈在左右,全部圍以閣道。
建章宮的特色建築包括雙鳳闕、神明臺和太液池等,這些建築不僅體現了漢朝宮殿的雄偉壯觀,也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審美觀念和文化追求。
建章宮的特色建築有:
雙鳳闕
雙鳳闕是建章宮的東門,因其上裝有兩隻高丈餘的鎏金銅鳳凰而得名。
遺址位於雙鳳村東南,西距建章宮前殿約700米,現僅存闕形夯土臺。
神明臺
神明臺是建章宮中最為壯觀的建築物,高達50丈,臺上有銅鑄的仙人,仙人手掌有7圍之大,手掌上託有直徑27丈的大銅盤,盤內有一巨型玉杯,用以承接空中的露水,故名“承露盤”。
神明臺遺址位於六村堡鄉孟家村東北角,現僅存一大塊土基,高10米,東西長52米,南北寬50米。
太液池
太液池位於建章宮前殿西北,以象北海,佔地10頃,是渠引昆明池水而形成的一個範圍寬廣的人工湖。
遺址在三橋鎮高堡子、低堡子村西北一片窪地處,今未央區苗圃內。太液池岸邊湖中,有各種動植物,是建章宮中著名的風景區。
建章宮的主要建築材料,在歷史文獻和考古發現中並未有詳盡的逐一列舉,但可以從相關描述和考古成果中推測其大致構成。以下是對建章宮主要建築材料的推測:
一、土木材料
土:作為古代宮殿建築的基礎,土在建章宮的建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宮殿的臺基、牆體等很可能大量使用了夯土技術,以形成堅固的地基和牆體結構。考古發掘中發現的夯土臺基和土基遺址,就是這一點的有力證明。
木:木材在古代建築中是不可或缺的材料,建章宮也不例外。宮殿的樑柱、檁條、斗拱等承重和支撐結構很可能大量使用了木材。木材的柔韌性和可塑性使得它成為古代宮殿建築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二、石材
根據考古發現與文獻記載,漢武帝時期對大型石製材料的利用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建章宮中很可能也使用了石材作為建築材料,特別是在一些需要承重和裝飾的部位。 例如,神明臺上的銅鑄仙人和承露盤雖然主要是銅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