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明朝的衰亡究竟是從何時開始的? (第1/2頁)
茗顧長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以明朝的衰亡究竟是從何時開始?】
看到這個標題,大明王朝上至皇親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全都十分鄭重的看向了天幕。要知道,大明的百姓對大明十分的有歸屬感,更何況接替他們的還是滿清,這就讓他們更加想要振奮大明,守護好大明,不讓他衰亡。
所以從好久好久以前,他們就非常想要完完整整,十分詳細的知道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而走向衰落的,他們極力的想要躲避過去,所以當看到這個內容的時候,無論是什麼身份,他們全都關注著下面的內容。
{公元1644年4月24日,李自成大軍抵達了北京,發火包攻城,崇禎皇帝在火包聲中,倉皇的發出了“罪己詔”,宣佈取消所有加派的新響舊響。
然而這一晚,京城終究是被攻破了。明朝滅亡的原因,或許是歷朝歷代最為複雜,同時也最讓人惋惜和氣憤的。但若是把亡國的原因全部都歸結於崇禎皇帝一個人,對朱由檢來說並不公平,他所繼承的大明王朝,傳遞到他的手裡的時候,就已經是一艘破敗不堪的舊船了。
宦官專權,朝廷黑暗,邊防危機,民生凋敝,崇禎皇帝從皇兄那裡接手的,就是這樣一副爛攤子,懶得讓他驚愕不已,但是他始終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位中興之主,帶領王朝走出亂局。}
已經走到了王朝末年的崇禎皇帝,看著天幕上的內容,只覺著心裡悲涼不已,他跟隨著天幕的講述,彷彿也回想起了自己剛剛登上皇位時候的樣子,皇兄死後,自己倉皇的接下來這項重擔,這一切的一切,都讓自己陌生不已,從來沒有學習過帝王之術的朱由檢,只覺著自己身邊的一切都帶有別樣的意味,他不能確定所用的人是忠是奸。
朱由檢自己都不明白事情究竟為什麼走到了這樣的地步?他感覺自己明明拼盡了所有的手段和力氣,兢兢業業的想要重振大明,可是卻事倍功半。
他有時候都在想,如果皇兄沒有被害,事情會不會不一樣?大明也不至於在他的手上亡了,他一度因為大明滅亡於自己的手中而自責,結果現在看到後世子孫說不能把罪名全都歸到自己的身上。朱由檢臉上似笑似哭的。
{崇禎皇帝一方面勤儉自律,嚴懲宦官,試圖重現明皇朝當初的輝煌景象,但另一方面,他疑心重重,頻繁的更換濫殺大臣,以至於眾叛親離,最終,這位比前面幾代都要賢明的皇帝,最終在煤山之上,陪伴著風雨飄搖的帝國,一同逝去。}
大明上上下下:不是,怎麼又說了一遍崇禎皇帝的?之前不就已經跟他們說過了嗎?他們想要知道的是具體的,大明衰亡具體的內容,比如那些起關鍵轉折性的,或者說那些讓大明一步一步走向衰亡的,他們想清楚的是這些具體的,這位末代崇禎皇帝的性格,之前他們也已經瞭解過了。
不是他們不願意聽,主要是因為,這種改變一個皇帝性格的事,不是他們這些身份的人能搞的,至於能搞的那些皇帝們則表示他們說了,可能會有一些改變,但肯定也不會成另一個極端。
朱元璋看著只覺著,又想打兒子出出氣,我過該說不說不這個末代皇帝,雖然一開始的時候,他看到了很生氣,覺著一點也不符合大明皇帝的標準,但是看到朱由檢最後剛烈的做法,也就沒有那麼生氣了,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裡也是承認他這個皇帝的。
而且主要也有著前幾個的襯托,這就顯得朱由檢是從一堆歹竹裡邊出來的好筍了,在這麼一堆爛人的襯托下,還能做到這樣,哪怕是疑心病重,也顯得不是那麼有問題了。
而前幾個被拉踩的皇帝:真是,說話真不好聽,你們只能看到表面的不好,卻沒有發現他們美的眼睛,但凡你們仔細的研究一下,就會發現他們也是有閃光點的。
朱元璋朱棣:(憤怒版)我看看哪個皇帝還得讓人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