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第1/2頁)
阿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只說謝氏兄弟一聽宋姨娘的話,就猜著宋柯十有八九是拿著春風得意樓的事來要挾。這事宋柯若真是傳揚起來,雖不至於有罪,可如今看著他們父子不入眼的也多,必然拿著這個做把柄。因此便不肯叫宋柯鬧起來。
雖宋柯這回只是要調動兩個低階官員,都不需驚動玉娘,謝逢春如今已是吏部右侍郎,因著昭賢妃的關係,便是吏部天官都要容讓他幾分,六七品官員的升遷,不過是謝顯榮手上鬆一鬆的事兒。可是這回若是答應了,宋柯食髓知味,下回必定得寸進尺,還不知會鬧出什麼來。再往深處說,宋柯先時能一個妹子先後許與父子兩人,如今又拿著謝家的把柄為自家謀利,這樣的人品,日後因利忘義,與外人勾結串聯也不是做不來的。便是不與外人串聯,回在東安州,借著承恩候府名頭,還不曉得會做出什麼事來。別自家父子兄弟謹言慎行,名聲卻壞在這樣一個人手上。
這時莫說是謝逢春謝顯榮父子,便是謝懷德也覺著宋柯此人不能留。謝逢春更是懊惱道:「早知今日,莫說是一千畝良田,便是再翻上一倍,我也不該收了那個惹禍的秧子。」
還是謝懷德道:「如今說這話無益,所幸我們在陽穀城也不是沒人的。還有有李、齊兩家姻親。如今還請父親修幾封信與兩家姻伯父。請他們往州府走一遭,將父親的信轉成知州與陽穀城縣尊與東陽城縣尊,只說我們家謹蒙聖恩,不敢辜負。若是有人拿著承恩候府的勢派行事,一概都是冒認官親,還請依律處置,不必顧忌。」謝顯榮聽著,也點了頭。又知道謝逢春文筆上有限,這樣的書信還是由謝氏兄弟自家寫著方便,就由謝懷德擬筆,一式寫了三封,用了承恩候的大印。英孃的公公李茂行、月娘的公公齊伯年就由謝逢春親筆拜託。
五封信寫畢,當即發出,信使用的是承恩候的名頭,自然騎的是移碼,走的是官道,歇的是驛站,曉行夜宿,不過十數日就到了陽穀城,拜訪了李、齊兩家。這兩個接著信,一碰面兒,商議了回,同往州府縣衙走了回,將謝逢春的囑託辦了。也是謝氏兄弟當機立斷得快,那宋家正仗著承恩候府的名頭強買田地,只肯出市價的五成,苦主告在東陽城縣衙。
縣官雖遠在東陽城,也聽過昭賢妃與承恩候的名頭,不敢招惹,正要枉斷,正巧李茂行與齊伯年過來拜訪,送上按著紅彤彤承恩候大印的書信,又笑說:「大人休要糊塗。那宋家不過有個女兒送與侯爺做妾,哪裡是什麼正經親戚。侯爺夫人的母家都沒發聲哩。」
縣官看著這信,知道若將這案子斷成宋家贏,苦主含冤上告,承恩候府必定反面將宋家丟擲,到時連累自家前程不保,幾乎嚇出一身冷汗又暗自僥倖,慶幸自家一時心軟,拖延了片刻,這才救了自身,當時一揖到地道:「侯爺清廉自守,真真是我東安州百姓之福。」
當時依律斷案,將田地斷歸原主所有,又說宋家的管家假冒官親,有違刑律,重責了八十大板,將那管家打得死去活來,宋家一家子的臉皮也剝得乾淨。這事一出,往常看著宋家有女在承恩候府為妾,趕著來奉承的那些人都做了鳥獸散,宋父幾乎沒有麵皮出門。這還罷了,這位縣官又將謝逢春來信囑託的事在縣衙上傳揚了番。
在這位縣官看來,他這般行事可說一舉數得,一來是奉承承恩候,二則,即明示了承恩候不認這些七拐八歪的親戚,也算是為承恩候絕了後患,三者,他自家這般作為傳在承恩候耳中,承恩候自然記得他的好,承恩候的嫡長子正在吏部呢,他年升遷時,筆下超生,就有好去處。
不想他這番作為,雖東安州百姓都覺著承恩候清廉愛民,可那宋家如何能忍氣。當年他們情願將個美貌庶女陪送大筆田地與謝逢春為妾,圖的便是謝逢春有女在宮中為寵妃,自家好借勢。不想如今就是不知道皇后是哪個,也沒人不知道昭賢妃的名頭,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