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頁 (第1/2頁)
阿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些年來李皇后真可說是動輒得咎,好容易才養著的皇五子景寧也叫玉娘搶了去不說,連宮務也把著不放,李皇后也可算是忍無可忍,好容易看著昭賢妃的母家出了事兒,李皇后哪裡肯放過這個機會,又探聽著玉娘見了家人,索性將馮氏與梁氏一塊兒召了過來。
這是看著玉娘口稱妾在眼前跪倒,李皇后口角一翹,向前傾了傾聲道:「賢妃說什麼?我怎麼聽不著?」
玉娘那般機敏,在李皇后宣她與馮氏梁氏同來椒房殿時便知是為什麼。這也是她向乾元帝進言將李皇后放出來時期望的,玉娘不怕李皇后生事,只怕李皇后安分了,是以李皇后今日宣召,真可說是正中下懷,看著李皇后這樣故作姿態,故意緩緩地道:「妾、合歡殿昭賢妃謝氏參見殿下。」
第201章 賤人
李皇后俯視了會玉娘,又將眼光朝著玉娘身後的馮氏梁氏看了看,轉向梁氏道:「這位想是兵部之女了?從前宮宴時,你隨著臨安候夫人進宮過。」聽著這話,梁氏不禁驚愕地抬了抬頭:她是兵部尚書之女不差,臨安候是她舅公也不差,可如今她已是謝懷德的妻子,以李皇后的身份教養見識如何不知女子出嫁從夫的道理?如今李皇后只提她母家而不說夫家,分明是瞧不上謝家,而謝家是昭賢妃的母家,想是李皇后借著她來削昭賢妃的臉面。
梁氏想在這裡也就明白了,她身為謝家婦自要回護謝家,便回道:「妾謝梁氏見過殿下。」李皇后就等著梁氏這話,當時便冷笑道:「原來你已是謝家婦了,我這裡不見你進宮謝恩,還以為你不曾嫁。」
原是謝懷德與梁氏這門親事,是乾元帝為著給玉娘做臉,請平安大長公主保媒又親自下旨賜婚方才做成,故此謝懷德與梁氏成婚的次日依例進宮謝恩,李皇后是乾元帝的元後,梁氏也該先來與李皇后謝恩,再去給昭賢妃請安,當時因李皇后叫乾元帝禁在椒房殿「養病」,這事兒竟就「疏忽」了,叫李皇后捉著錯漏,選在這時發作。
說來梁氏當時也有些疑惑,如何不去給李皇后請安,便是她病著,在椒房殿外磕個頭也算是守了規矩,不想馮氏不說,便是昭賢妃也不提。梁氏當時新嫁,又不知玉娘脾氣如何敢提。這會子聽著李皇后發難,到底不敢叫昭賢妃擔了幹係去,正要請罪,就聽著昭賢妃緩聲緩氣地道:「殿下當日病著,聖上關愛殿下,闔宮上下大事小事都不許打擾殿下靜養,是以妾才不叫他們打擾殿下。殿下即怪,妾不敢辯,甘願領過,請殿下恕罪。」
這話中的輕慢嘲諷,只消是個曉得些帝後相處內情的都能聽出來,何況是李皇后本人,叫玉娘這一段話刺得手上都微微發抖起來。一旁的梁氏也沒想著昭賢妃能搶在她前攬下過失,更沒想著,這過失竟是這般「認」的。這哪裡是認錯,這是隻怕皇后不發作。
李皇后忍了幾息才沒將手旁的茶盞朝著玉娘扔下去,咬著牙道:「賢妃即這樣懂規矩,如何不知約束家人?即便是承恩候夫人是令堂,可你如今是昭賢妃,與承恩候夫人早君臣有份。承恩候夫人的規矩體統,昭賢妃該好好教導教導了。她那般肆意妄為,你就不怕人說一句昭賢妃好勢派嗎?」
李皇后雖是直性子,論起心機手段來遠不是玉娘對手,可到底也是世家貴女,真捉著了錯漏,也能端正起規矩來說話。不想她遇著的是玉娘,再不會和她辯駁這些,反問道:「妾不明妾母親何事肆意妄為,還請殿下示下。」李皇后冷笑道:「賢妃的兩位嫂子沒與賢妃說嗎?」
玉娘抬頭對著李皇后一笑,她的一雙眼生得清粼粼,不笑時帶幾分清麗,一笑之下雙眼之中彷彿汪足了水,媚不可言,叫李皇后看著就是個火上澆油,還不待李皇后說話,玉娘已道:「此乃妾家事。妾也是妾的兩位嫂子進宮請罪才知道的,殿下又是從何得知?殿下即知體統規矩,豈不聞外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