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中子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文明中散播信仰的好處之一是,做事的效率很高。
致遠星的亞人文明,很快分出兩個人數不多的分支,分別被安置在巴比倫星和熒惑星。
在此期間,羅桓拔起森林亞人曾生活過的那塊大陸,投放在月亮投影的位置,為致遠星添了顆真實存在的衛星。
緊接著,就是以太的投放。
隔離區被整個遷出,安放在巴比倫星的海洋之中,形成一座極為高峻的山峰。
這座山將成為以太的源頭,散播至整顆巴比倫星的動植物。
“差不多了。”
羅桓滿意地點點頭,對自己和七號忙碌一天的成果非常滿意。
錢包充裕之後,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接下來,把熒惑星的時間流速直接拉滿!然後”
然後就撒手不管了。
將時間流速無限拔高是不可能的,小板磚無視自家搭檔話語裡誇張的部分,將熒惑星的時間調整到十萬年對應現實一天。
並不是羅桓對熒惑星不負責任,而是在這種高速時間流中,他沒辦法對已經成型的文明進行調控。
根本來不及。
在文明尚未出現,生物還在依靠原始本能生存進化的時候,以數萬年為期的長期調控可行,但在智慧生命出現,並且組成文明以後,事情就變了。
因為自然的演化緩慢且可以預見,而文明的進步速度和某些智慧生命的腦回路則完全無法預料。
熒惑星被設下了兩個限制,任意觸動一個,都會導致其時間停滯。
第一個限制是突破場域,來到真實的小宇宙空間;第二個則是亞人族群的數目降至一百。
前者表明羅桓的嘗試成功,後者則代表試驗完全失敗。
失敗之後,羅桓將對熒惑星的自然條件進行復原,恢復到本來面貌,再把剩餘的熒惑星亞人投放進去,開始新一輪的嘗試。
於是羅桓在接下來的一天裡,復原了熒惑星整整六十次。
耗費不多,主要是煩。
“怎麼會這樣!”
羅大造物拍案而起:“我只是想要一個完全體文明而已,這都不成?機率太低了吧!”
完全體文明,是一級文明四階段的最後一個階段,一個普遍的碳基文明要想抵達完全體,就需要渡過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和資訊化時代,最後才能脫離母星,朝其它行星邁進。
而在熒惑星上的十萬年中,出現了六十次亞人數目低至一百的情景。
那代表文明已經徹底崩潰。
“文明的出現很不容易,進步也非常困難,不是每個碳基文明,都能像藍星一樣順風順水,傑出人物一堆,像坐火箭一樣進步的。”
七號見怪不該,攤開兩隻小銀手:“老羅你的母星,只用了不到一百年,就實現了工業文明到資訊化文明的轉變,緊接著又在短短的時間裡,進入完全體狀態,現在居然準備涉足其它行星。
這種機率,比買彩票中一個億還低,我都懷疑你們母星是不是被造物主親吻過,才如此幸運。
與藍星相反的,就是現實宇宙中,在人類觀測範圍外的角落裡,有無數個初生的文明無聲無息地消亡。
所以熒惑星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出現讓人滿意的結果。”
由於機率問題,熒惑星在之後很長的時間裡,都只會耗費能量,而不會有回饋。
但是,平均每兩個小時就要去小宇宙復原五次熒惑星的過程實在是太頻繁了,羅大造物不勝其煩,但是又堅定地認為自己是個歐皇,買彩票能中一億的那種,所以不肯放棄嘗試。
於是,羅桓的眼珠子咕嚕咕嚕轉了幾圈,視線最後定在小板磚上。
“那個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