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auki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瓦列裡按照斯大林的要求,向西部延伸了整條防線。
他將之前在克林附近收集的部隊全從前線撤下來用來延伸防線,填補空缺,守在亞赫羅姆的部隊則並沒有調動。
經過民兵補充,恢復一半人員水平的第18步兵師與第167步兵師這次也重新參與戰鬥。
他們是負責防守伊克沙到洛布尼亞的主力部隊。
同時羅科索夫斯基的第16集團軍也擠出一點部隊分給延伸防線。
一天時間內蘇聯最高統帥部也緊急調取一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高射炮團,兩個喀秋莎火箭營增援防線。
此處的空白防線被及時填上,德軍嘗試發動幾次小規模的進攻見無果後,就暫時沒了其他動靜。
不過德軍此時的主攻目標並不在這裡…而是在瓦列裡所在的亞赫羅姆。
因為此時第三裝甲叢集,以及一些德軍部隊的主要戰略目標是合圍莫斯科,他們必須得拿下亞赫羅姆這個渡河點,向莫斯科後方延伸。
配合古德里安的南部軍隊在莫斯科後部的諾金斯克進行合圍。
第三裝甲叢集的第七裝甲師,第十二裝甲師,第一裝甲師的部分部隊,摩托化第14師,以及第5步兵軍友情提供的第103步兵師。
他們在11月29號,迎著飄零的點點雪花,向亞赫羅姆一帶發起猛攻!
不攻不行了,他們一晚上統計居然有近兩百多名士兵消失不見…誰都知道他們去哪了,肯定跑對面去了。
瓦列裡之前埋下的炸彈在德軍部隊內部成功引爆。
跑來投降的德軍士兵瓦列裡都給了不錯的待遇,有熱湯和毯子,至少他們不用凍死。
這些可都是戰後未來德國的棟樑之材啊。
…在開始進攻後,雪原的寂靜被陡然打破。
槍聲,炮聲,一瞬間接連不斷!
雙方的戰鬥相當激烈……
中士伊萬·格羅莫夫的右手已經和反坦克槍的扳機凍在一起。他的呼吸在羊毛圍巾上結成冰殼,每一次喘息都像刀片刮過氣管。
聽著防線上接連不斷的槍聲,他覺得耳朵都有些疼。
透過瞄準鏡,雪原上浮現出鬼魅般的輪廓。
五輛四號坦克正碾過昨夜被炸碎的反坦克塹壕,履帶捲起的凍土裡還粘著半塊帶血的呢子大衣。
“700米...650米...”副射手帕維爾的聲音像從水下傳來。這個十九歲的莫斯科大學生蜷縮在雪坑裡,用匕首瘋狂刮擦炮彈上的冰霜。他們身後躺著三具遺體,都是炮彈震碎內臟的裝填手。
當第一輛坦克壓上雷區標誌物時。
格羅莫夫扣動了扳機。14.5毫米穿甲彈貫穿側裝甲的瞬間,他聽見金屬撕裂的聲響。
那聲音不是來自德軍坦克,而是自己凍裂的肩胛骨。反坦克槍的後坐力將他撞向後方冰壁,鮮血從綻開的棉衣裡滲出。
“該死…”他嘟囔道。
旁邊炮位上的85mm火炮立刻吐出火舌,遠處一輛四號坦克當場被掀開蓋子,露出自己火熱的一面。
旁邊的兩名德軍士兵被爆炸崩飛在地。
其他方向的德軍士兵們哆哆嗦嗦的艱難走在深度沒過半截小腿的雪堆中。
不時有士兵被飛來的子彈打倒在地。
一些穿著冬衣,提起有準備的德軍士兵則趴在雪地中,避免自己被飛來的子彈給打中。
遠處的天邊突然升起一道又一道冒著白煙的‘流星’它們砸在蘇軍東南側的陣地上,爆炸的火光陡然響起。
德國人將自己的‘喀秋莎’拖了上來,噴煙者——六管火箭炮,正確的名字叫41式150毫米煙霧發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