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劣,讀者自有公斷。
以上數例只是隨手拈來,說明標點之事是一個重要的工作,來不得半點含糊。不論是專家用本,還是普及本都應該認認真真地標點。點破句子之例絕非少數,因此不能不引起“校訂”者、出版者的重視!
專家者,固然有專家的“專”,但亦不可盲目相信他們有時的“亂專”!
2004年10月6日
遺才誰識補天人
遺才誰識補天人
——奕繪《戲題曹雪芹石頭記》
清嘉道以後,題《紅》詩紛出,一粟《紅樓夢書錄》、《紅樓夢卷》僅收其半,所遺佳什甚多。近三十年間,紅學研究者多有發現,陸續撰文介紹,對研究《紅樓夢》一書的影響及題詠派的形成、發展史多有幫助。
數年前偶讀奕繪《觀古齋妙蓮集》,發現其二收有《戲題曹雪芹石頭記》七律一首,為《紅樓夢書錄》所未載。詩云:
夢裡因緣那得真,名花簇影玉樓春。
形容般若天明漏,示現昆盧有色身。
離恨可憐承露草,遺才誰識補天人。
九重斡運何年闕,擬向媧皇一問津。
這首詩的寫作具體時間一時難以考定,但從奕繪的生存年代看,極可能寫於嘉慶末年道光初年。因為奕繪生於嘉慶四年(1799),卒於道光十八年(1838)。即使詩人早熟,十四歲之前寫此詩的可能性也極小。其次,從詩中所用“形容般若無明漏,示現昆盧有色身”二句推測,此詩當是作者中年以後經歷人世滄桑而有所感。詩中“遺才誰識補天人”、“擬向媧皇一問津”二句既有對小說作者乃至主人公賈寶玉的“無才補天”的同情,也有對自己“無才補天”的感嘆。
奕繪是清嘉道間著名的宗室詩人,字子章,道號太素,又號幻園居士。他是乾隆第五子榮純親王永琪之孫,榮恪郡王綿億之子。他自幼聰穎好學,博覽群書,篤好風雅。十七歲襲爵貝勒,二十七歲授散秩大臣,曾任正白旗漢軍都統,文武兼備。奕繪情深而壽夭,三十七歲被免職賦閒,越三年四十而亡。他一生不僅善詩詞、工書畫、喜文物,熟《易》、樂、佛、道、數理、演算法、工程建築,而且通曉梵文、拉丁語。所著《子章子》、《觀古齋妙蓮集》、《寫春精舍詞》、《明善堂文集》均行於世。其與王引之合著《康熙字典考證》,為一部重要的學術著作。
奕繪是一個情種,他與著名女詞人顧太清的愛戀、婚姻,堪稱文壇佳話。倘有人寫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將是一部悲歡離合的絕妙之作!
如有人一試,我將竭誠相助。
2004年10月8日
痴情幽怨滿天涯
痴情幽怨滿天涯
——廖景煜《水雲山人詩草》
翻開一粟編著的《紅樓夢書錄》,我們驚奇地發現,書中不僅著錄了大量的有關曹雪芹的生平、《紅樓夢》版本、序跋、雜著等重要史料,而且還收錄了相當數量的歌詠曹雪芹和《紅樓夢》的詩詞曲賦。如果研究一下這些清人所寫的詩詞曲賦,雖然其中有高下優劣之分,但它卻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紅樓夢》一書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廣泛影響。
早期歌詠《紅樓夢》的詩詞,不完全是一般的歌詠或抒發作者本人的某種感嘆,更重要的是以詩詞的形式,來評論《紅樓夢》。因而,紅學研究者們是把這部詩詞曲賦作為紅學史的一個重要的內容來研究、蒐集。
不久前,偶然翻到一本《水雲山人詩草》,其卷一第九葉載有《讀紅樓夢記》詩一首。詩云:
休種人間薄命花,痴情幽怨滿天涯。
浮雲流水為春夢,笑殺公侯宰相家。
這首《讀紅樓夢記》,詩意平平,慨嘆而已。或許因為詩無新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