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第1/2頁)
鄭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定邊一說完,必先接了過來:&ldo;我們是否這樣,以主公名義,派人往安慶探一探趙普勝的虛實,等打探清楚之後再確定下一步吧。&rdo;話說到這裡,友諒言道:&ldo;你二人的意見既然如此,那就看看派誰去最為合適吧?&rdo;定邊言道:&ldo;陸扁擔衛長現在龍興,人既可靠,又很機靈,就派他去吧!&rdo;話說到這裡,意見就算明確了,友諒不再多說,突然張開大嘴,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隨即站起身來,就要離去。
友諒剛要轉身上樓,必先隨即跟了上來,嘴裡叫了一聲:&ldo;主公&rdo;,友諒有點兒不耐煩:&ldo;還有什麼一事?&rdo;必先言道:&ldo;還請主公保重龍體要緊呀!&rdo;友諒的答話明顯地粗暴了:&ldo;這我知道!&rdo;嚇得必先和定邊兩人只吐舌頭。
陸扁擔以陳都元帥使者的身份、以督促趙普勝東進為名抵達安慶之時,發現朱軍並未像趙普勝所說的那樣將安慶城圍得水洩不通,而是營寨遠離城東大約十餘裡地開外。一進入安慶城中,趙普勝接著之後,發現來人並不是都元帥身邊的重要人物,而只是一名普通的衛長之後,多少有點兒傲慢,接待禮數很是不周。趙普勝心中根本不清楚友諒此番來使之意,仍然向陸扁擔大擺功勞、大吐苦水,甚至對陸扁擔言道:&ldo;如都元帥信不過我趙某,可親來安慶一試。&rdo;等等。陸扁擔按照張定邊所交待的,私下裡和陳友仁碰了一下頭,友仁倒是講不出什麼,只說趙普勝確有一些牢騷而已。
陸扁擔迴轉龍興向張定邊、張必先稟報之後,兩人隨即又來到了娛鹿山莊。友諒接報,對趙普勝謀反一事自是深信不疑。必先、定邊兩人本來還有話講,但一見友諒如此,也只好不再多言。於是,友諒不待旁人勸說,自己便立即離開了娛鹿山莊。一回到城中的都元帥府,便點動五萬水師,帶上陳普文,隨即出鄱陽湖沿江而下,只說是與趙普勝會師,共商東進之策。船隊一抵達安慶,趙普勝接報之後,不明就裡,便急忙趕到雁漢口迎接,剛剛登上友諒的指揮船,立即被蘇大林手下的一幫護衛拿下。趙普勝驚呼:&ldo;末將身犯何罪?&rdo;友諒大聲斥道:&ldo;大膽匹夫,死到臨頭,還敢吱唔?砍了!&rdo;兩旁的護衛得令,手起刀落,普勝的人頭立即滾入江中。
友諒進入安慶城中之後,隨即命祝宗援為東線主帥,陳友仁為副帥,並好言撫慰了原趙普勝部將張志雄,並將張志雄提升為將軍,並督促祝宗援將安慶防務作了安排。
正在池州的朱元璋聽到趙普勝被陳友諒殺掉的訊息之後,不禁撫掌大笑:&ldo;趙普勝一死,我的心愎之患已除矣!陳友諒自毀長城,等於親手拆毀了天完的東大門啊。既然他陳友諒現時正坐鎮安慶,我軍當暫避一時可也。&rdo;於是留俞通海為主將,並戴德、宋貴、陳兆先諸將暫守池州,自己率徐達、俞廷玉等返回了應天。
友諒除掉趙普勝之後,親自在安慶住上了一段日子,想想自己這一次來安慶並非是專為東徵,再加上朱元璋軍在池州一帶防守嚴密,在囑咐祝宗援伺機行動之後,自己便率軍返回了江州。考慮到江州臨近大江,地理位置重於龍興,友諒心中一盤算,索性便將都元帥府從龍興又遷回了江州。
213 第十三章 自稱漢王
1
這一日,天完國皇帝徐壽輝正在漢陽的皇宮之內與太師鄒普勝、蓮臺省平章政事兼樞密院知院徐壽武議事。徐壽武乃徐壽輝的堂弟,徐壽輝至正十一年起義之時即已追隨壽輝左右,倪文俊出事之後,即從將軍提升為樞密院知院,去年又被徐壽輝任用為蓮臺省平章政事。
徐皇帝臉上的氣色不如前一陣子好,很明顯,他的心病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