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第2/3頁)
馮驥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象。你問西方學者一個問題,他不知道就搖頭,理所當然;你問東方學者一個問題,不知道卻不輕易搖頭,好像這麼一來就顯得沒學問。西方尚精,東方尚博,故西方學者們的知識多為點的連線,東方多為西方的重疊。
再提起開頭那笑話,並不假。最普遍的美國飯確實是漢堡包。無論機場、超級市場、遊樂中心,還是公路旁,只要看見&ot;&ot;的標誌,便是聞名全美的麥克唐納漢堡包快餐店。美國人對午餐極馬虎,這種麵包夾肉片生菜外加一杯冷熱飲料的簡易食品,極投合美國人胃口,因為他們凡事都圖省事,極怕麻煩。美國人家庭做飯大多是成品加熱,或半成品加工。燒雞烤肉全是裝在塑膠袋裡,買回家放在烤箱一按電門,熟了再把配好的作料一澆即可。連雞湯全都是罐頭裝的。
所有信封的封口都掛膠。在辦公室或郵局,可以看見不管身份多高的人,粘信時都伸出又紅又亮又長的大舌頭,一舔。他們怎麼省事就怎麼幹。
許多英語詞彙到美國都簡化了。比如見面時相互問候&ot;你好&ot;這個詞兒,到美國變成一個&ot;&ot;就行了。
有個中國留學生講個笑話:
一次他和美國人吵架,他罵了這美國人半天,美國人回嘴就一句&ot;一樣&ot;。意思是&ot;你罵我的,就是我罵你的&ot;。這就算回罵了。連罵街都圖省事,這就是典型的美國人性格。
還說美國人
美國人喜歡輕鬆,追求快樂,互相接觸,不論生熟,都要說笑話。逢到衝突的事,常常幾句笑話,一笑了之。
芝加哥一位朋友講過一個故事:
一個女人坐在汽車裡按喇叭,招呼她樓上的朋友,大概她的朋友沒聽見,她就不停地按。街道另一邊,一個胖老頭坐在椅子上看報休息,聽她喇叭聲心煩,忍不住就走過來,站在她車前對她說:&ot;我和你約好是七點,現在才五點。&ot;這句笑話挺俏皮。這女人聽了微微一笑,回答他也是句笑話:&ot;七點我沒時間。&ot;胖老頭無話應對,於是兩人一笑,胖老頭坐回到椅子上,這女人自然也不再按喇叭了。
說笑話需要機智、敏捷、反應快、思維靈巧,口才也要好。所以,在美國幽默感往往是一個官員是否有魅力的標準之一。人說笑話時,心裡保持最鬆弛狀態。學者在講壇,官員在會場,如果能妙語如珠,引得人捧腹大笑不已,必定是氣度和智慧非同尋常。如果一本正經念講稿,臉上肌肉抽筋般地僵硬,聽者聽得厭煩就離席而去,決不肯硬坐在那裡打瞌睡,或心猿意馬,思維跑到千里之外。他們不勉強別人,更不勉強自己。
但是,美國人的笑話與中國的笑話不同。美國的笑話重俏皮機智,中國的笑話重後味,笑話裡總含著點什麼。比如小丑,美國劇中小丑大多純為逗樂,中國戲中小丑往往含著深意。大概中國長期封建社會的壓抑,話不能直說,便藏在笑話中,也就造就了幽默藝術之高深。美國現代文學中的&ot;黑色幽默&ot;把笑的內涵引入深處,我國一些文學之士們以為時髦,仿效者頗多。黑色幽默的要素為&ot;自嘲&ot;,乃是人在困境中無以擺脫,苦中作樂,用嘲弄自己的辦法嘲弄社會。其實這法子中國京劇中丑角常常為之,並不足怪。
我在佛拉斯達夫一家小店吃飯。服務人員是個打工的大學生。她說:&ot;我們這飯店無所不能,凡是你想到的都能做。&ot;我說&ot;就來一份冰雹燴鑰匙吧,鑰匙燒得嫩點。&ot;她聽了很興奮,馬上說:&ot;看來你想像力有限,還是看菜譜吧。&ot;便把菜譜給我。這是美國人一般接觸時典型的幽默。
</br>
<style type="text/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