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方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婆子也高興:&ldo;老身可是替文曲星說媒呢。&rdo;
李家更不用提了,前面媒婆上門,幾乎半個時辰內就將細帖子搞定了,快得讓朱歡忍不住大笑。日子也定下來,後年臘月十六成親,這個日子乃是李家反覆考慮的,正好那一天是王巨的生日,王巨不是說過要加冠後才成親嗎。所以選在這一天。如果運氣好,來年十月時生產,即便做了官,十月也閒了下來,那時天氣也不是很冷,是坐月子的好時光。
那能那麼巧?
不過李家是這麼想的。
至於王巨那個母親,李家就根本未考慮過。發達了,來了。未發達,你在哪裡,這還是母親嗎?
當然,那是王巨的母親,表面上還得客氣客氣。不過明顯是敷衍了事。
細帖子一訂,李家立即放起了鞭炮。
街坊鄰居與親朋好友一起來恭賀,孟員外再次吃味地開了幾個玩笑,無妨,李員外早就樂得合不攏嘴,那怕孟員外罵他,他這會兒也不生氣了。
但是李家現在就擔心一件事,不知道王巨會外放到哪裡。若是外放到南方,那就有些讓人頭痛了。
正在擔心時,朝廷的授書下到了延州。
第一百五十四章 小知縣(下)
&ldo;華池縣,很近,不錯不錯,&rdo;李員外高興地說。
授命下來,朝廷授王巨從事郎知華池。
差官是從八品,職官也是從八品,不算太吃虧。
王巨卻凝起眉。
華池是一個小縣,一個人口少,地盤小,小得蛋痛的小縣。小縣的無所謂,張載磨勘了那麼多年,也不過是一個雲巖知縣。
與小縣無關,而是華池本身。
它位於前線,慶曆戰爭打響後,漢人一起逃跑了,只好廢為鎮,後來兩國和好,百姓再度湧來,人口漸多,於是朝廷又重置為縣。
但李諒祚又大肆抄掠慶州,百姓於是又開始逃跑,熙寧時只好將華池與樂蟠二縣合併為合水縣,但因為華池人煙越來越稀少,幾年後宋朝索性將華池鎮改為華池砦。
有的情況王巨不知道,但有的情況王巨卻是知道的。如今華池多剩下各部族羌人,以及一個個軍營重鎮,如華池鎮、荔原堡、平戎鎮。
要命的是西夏人隨時還來抄掠。
這個知縣很當了當的,弄不好就成了替死鬼。
李員外不知道啊,不管什麼縣,總是一個知縣,一方父母官。更重要的它離延州真的很近,如果不怕吃苦,直達敷政縣,然後順著子午山一條崎嶇的山路插過去,兩百來裡,便到了華池&ldo;縣城&rdo;。
所以看到詔書,李員外樂得不行,拿出一錠足足有十兩重的赤金給了下旨的中使。
王巨啼笑皆非。
&ldo;難道是韓琦有意刁難我?&rdo;王巨這個想法很正常,這屆進士待遇有些薄,想像趙禎以前那樣授職不大可能了。自己又是二甲,能授小縣的知縣,不過可能性極小,多是主薄與縣尉之職或者州軍曹官,例如蘇東坡,他守孝後授的就是主薄,遇到歐陽修這個貴人了,人還沒有離開,便拉到京城進行制科考試,這才授了簽判。
還有一種情況是例外,比如章楶,擔任了很長時間曹官,磨勘夠了,並且是名臣的子侄,一旦中了進士,升起來同樣會很快,參照呂夷簡,呂公著與範純仁這些大臣。似乎這屆科舉章楶就授了知縣,具體的王巨也記不起來了。但憑藉自己,一步就成了知縣,省了張載那五六年的磨勘,肯定略有些不大正常。
明是升了,重用了,實際給了自己一個極其燙手的山芋。
然而王巨想了想,有些好笑,這是三重曲,岳父看到的是知縣,韓琦看到的是很燙